第10章 或许,她只是习惯他在身边

    第10章 或许,她只是习惯他在身边 (第3/3页)

大部分人都是以拿钱为目的去打官司的,政府和百姓之间还能有调和余地的案件,大多都以调解的形式结案。

    很多律师在办理这类案件的时候,基本都采用一次性收费,在2023年,燕京律师到外地打类似官司的收费标准,有的能达到30万。

    当然,这30万并不能包赢。

    安月明上辈子虽然生活作风上不大正经,但在工作上倒是个有口碑的好律师。

    证据不足,在他看来必输的案件,他一般都不接,甚至会劝当事人好好再斟酌一下打官司的必要。

    只有得到当事人再三确定,他才有可能去接看起来毫无赢面的官司。

    而像这类拆迁案件,他往往是半风险收费。

    前期收一点象征性的办公费用,再根据比例来抽成律师费。

    一个案件能回款1000万,他就能拿到100万的律师费抽成,扣去要给律所的管理费和税费外,到手也能有大几十万。

    2009年的拆迁案,基本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标的。

    经济环境不同,司法环境也不同。

    这个年代的司法环境,用一句官方话来讲,那便是任重道远。

    民告官这种事,很容易在案件初期的立案环节就被掐死。

    别小看立案,这东西是有门道的。

    先说安月明这次准备打的行政案件。

    2015年以后最高法院发布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的司法解释之前,是没有交叉异地管辖这种规定的。

    所谓交叉异地管辖,指的是为了保证司法公平,原告以县级以上政府作为被告的,可以由中级法院直接受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移送到被告所在地以外的基层法院进行审理。

    简单来说,便是尽量减少案件受本地关系势力的影响。

    更通俗来说,大家都是一个地方的官,我手下部门,管得还是你的财政,你再怎么样,也得给我三分薄面吧?

    安月明之所以去探吴春磊的口风,便是想要将这个案件直接在中级法院立案受理,这样一来,上诉后案件便能直接到省高级法院,案件胜诉的几率才会更高。

    如果在立案时,就被摁死在基层法院上,这个案件根本没有未来了。

    安月明将自己的思路和检索来的资料都打在WOrd上,就等到明天回去的时候说服老一辈打这一场官司了。

    至于这些材料怎么来的,只要说自己去找了一个当律师的忘年交,对方给自己提供的帮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