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负功名但负卿

    第34章 不负功名但负卿 (第2/3页)

听着老师讲课。

    私塾老师念他求学心切,也没有赶走顾江明,而且顾江明那个时候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似乎是自带穿越者的视角,无论做什么进展都非常迅速,心态方面,想法方面和现实中的自己是如出一辙的。

    但是当时的顾江明没有在这方面想太多。

    而这次存档里的妻子,算是跟顾江明是青梅竹马的关系,两家的出身都很贫困,她非常向往学堂,顾江明同样是没有书读的孩子,但是通过自身自带的见闻功底,还有偷听过来的本土知识,看她那么好学的样子,就教她识字。

    后来,顾江明就得知了她和别人谈起自己,不断夸赞顾江明的学识渊博的消息,而她也会偷偷捎点东西给顾江明吃。

    可顾江明从来就没有放在心上,他帮助她,只是看她求学心切,举手之劳而已。

    随后,顾江明想了几个并不能长期起效的小点子,挣了些铜板,报了私塾,在县里拿下童生的功名。

    当时顾江明很好奇【觅长生】有没有好感度的系统,仔细查了一下没有这个数值,就试探性地找到了她,看看经常会谈到自己的人,是不是好感已经达标了。

    结果她欣然同意,说会等顾江明长大了以后便完婚。

    顾江明那会儿只是试一试,像正妻这个位置怎么能随便给出去。

    但是男子汉大丈夫言出必行,搞来搞去骗个NPC的感情没这个必要。

    大不了下个轮回找个更好的。

    果真,到了适龄的年龄以后,顾江明就和她完婚了。

    但是成婚以后,顾江明便发现这捡来的娘子有个小瘸子的外号,当时县里还有不少人为此而奚落考试总能名列前茅的顾江明。

    我娘子,只有我能评头论足!

    你们这群人在狗叫什么,顾江明自然是和这些人到处拼命。

    就这样,他们两个抱团取暖,因为家里条件都不是很好,后面想要考取功名,无论是路上的盘缠还是赴考的难度都很大。

    家里长辈的意思就是劝说顾江明不要去想什么功名了,大费周折去考,考不中不就没用了,还平白耗费家里的财物。

    年轻人好好种地。

    不要好高骛远。

    顾江明又不是古人,他心里清楚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变成朝堂中的人,才能主宰命运。

    让他不考取功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虽然说考取举人以后,他的条件相对而言好了许多,可相较于先前,也只是免去了赋税,除非他不打算跟进一步,现在就跑去当官。

    这根本不符合顾江明所想要的预期。

    家里长辈认为既然已经中举了,就没必要再折腾了,闹了很长一段时间,顾江明还是不能说服他们,他就决定和家里人分家,和自家娘子两口人一起过日子。

    她这个憨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来不会反驳顾江明的主张,全身上下只有一个【吃苦耐劳】的天赋词条。

    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只有他们俩清楚。

    而顾江明尽量每一轮的考试都一轮过,避免遭遇重考,使得路上要用来赴考的盘缠增多。

    一起努力了许久,终于攒出来可以去京城赴考的盘缠,而这笔盘缠也不充裕,路上大概是要饿一顿饱一顿,尽量省钱。

    顾江明还记得她的那句话——“要是还不够的话,我再找我爹爹要点,他刀子嘴豆腐心,还是会帮我的,大不了我替我爹娘做工,找他们抵押点铜板来。”

    那时顾江明的想法已经放平了,就是赴京考试,不中就再也不试了,好好过日子,不继续给家庭增进没必要的困难了。

    他深刻体会到了范进中举的压力。

    老丈人的不理解,进京赴考时的开销压力,如果没有高中又要面对什么样的现状。

    靠着超越时代的认知和必要高中的觉悟,顾江明一举高中状元。

    无论是惊艳世人的书法还是堪称一绝的文章,都得到了当时陛下的赏识,在殿上赞誉万分。

    这让顾江明的榜一出来,就被人榜下捉婿,即便顾江明再三声明自己已有家室,却还是被人绑走,强行婚配。

    顾江明一而再再而三地告知,可人家不当回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告诉顾江明,京城里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你很实诚,告诉了他们,但是想想你金榜题名,寒窗多年后的成功,难道追求的不就是现在的美好光景?

    只要不说出来,你不就是一个十九岁还未婚配的良婿,到时候找了一个好的东家,有了这一层关系,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尽在眼前。

    可顾江明从赴京赶考再到榜下捉婿,已经过了足足半年的时间,赶考的盘缠,是他们两口子一起攒的。

    一想到那一句句话,那一份份真挚的情感。

    顾江明就破防了。

    是,他现在的确可以什么都不当一回事,可是真做了,那他还是个人么?

    在京城硬耗了半年的时间,被强行婚配后的顾江明找到一个好的机会便逃出京城,凭借着意志,足足走了三个月,终于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