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可以不做官么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93章 可以不做官么 (第1/3页)

    “可以不做官吗?”

    房俊苦着脸说道。

    听到这话,众人直接傻眼了!

    毕竟,这可是光要明媒的机会。

    房俊居然拒绝,怎敢相信?

    特别是李泰,心头不由暗骂,这家伙真是棒槌。

    但为了体现自己的存在感,李泰怒气冲冲说道:“房俊,你简直太大胆了,居然敢拒绝父皇?”

    “……”

    房俊不想理会,只是翻了一个白眼看向李二。

    此时李二也有些咬牙切齿,问道:“为什么?”

    “因为我不想上朝!”房俊憋了憋嘴。

    李二直接无语了,正想生气,一名一名俊美的年轻人插话道:“父不要生气!”

    “李恪,你乱说什么?”

    房俊不由一楞。

    他被“李恪”的名号勾起了兴趣。

    为啥?

    熟悉贞观历史的人,或者对于大唐初期历史感兴趣的都知道,唐初有一位被史官称为“海内冤之”之人,便是李二陛下的三子,吴王李恪!

    李二陛下有十四个儿子,其中最出色的,既不是聪慧机敏敢于决断的长子李承乾,不是文采出众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四子李泰,也不是骁勇异常的八子李贞和为官清廉的十子李慎,当然,更不会是胆小懦弱的九子李治,而是三子李恪。

    李恪不仅精于骑射,颇通文史,而且“名望素高,为物情所向”,说白了,就是文武双全,声望很高,很有个人魅力。面对这样一个儿子,太宗怎么能够不欣赏不喜爱?他曾经不止一次当着众大臣的面赞扬李恪“英果类我”。

    可便是这么一位出类拔萃的皇子,最后的结局却是蒙冤受辱,死于宫廷内斗。

    李恪死时,震动朝野,史书上说:“海内冤之”,全天下人都为李恪抱冤。

    客观地看,李恪的一生是充满悲情色彩的,他才华出众,深得太宗喜爱,却因为出身过于高贵而不能继承皇位,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难成立的“悖论”。

    而且,从史料上看,李恪并不象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