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忠烈侯之纠葛——杜冲叛

    第一百二十八章 忠烈侯之纠葛——杜冲叛 (第2/3页)

去玄医局的借口亲手喂到了你的嘴边,而这一次,也故技重施,是相同的路数,圣上在尸体上涂了雪松汁,把出兵张让的借口,再一次亲手喂到了你的嘴边。你若视若不见,你觉得这一次,圣上可以又是一句‘愚蠢’就算了的?”

    “这……”无疑,李晋这一通说辞,的确触动了太子,他半信半疑地念道:“可是……这天理军……”

    “殿下!”李晋见太子仍不就范,又继续加码:“天理军,天理军,殿下,说到底,你可曾见过一个活着的天理军?这天下,又有谁见过一个活着的天理军?”

    太子惊诧,被李晋这一番话引导着,细一回味,觉得李晋所言居然确实有理。

    天理军行事多年,凡暗杀军将、劫掠官员、造谣生事、蛊惑人心等事,甚至张承与杜睿之死,都被冠以天理军之名,可的确,几年来,无论是州府军营还是自己这武机局,从未抓获一个活着的天理军。

    想到这,太子额头不禁渗出细细的汗水。

    李晋见时机差不多了,提起胆子,上前一步,直接抓住了太子的手,意味深长地说道:“殿下,天理军,天理军,到底什么是天理军?何为天理?谁敢称天理?”

    “难道是?”太子瞪大双眼望着李晋,被捉住的手开始轻轻颤抖。

    “没错,殿下,这普天之下,梁王圣上,才是唯一的天理!”

    这句话如同一根针,刺得太子猛的一震,呆在原地。

    康严整理的天理军要案文录,历历在目:

    其一,天理军奇袭河西节度使张承府案。真相已知,乃是张承谋篡,礼部侍郎杜睿与其同归于尽,根本没有天理军的奇袭。

    其二,刑部尚书杨为忠私通天理军案。若无天理军,那杨为忠自恃开国功臣,居功自傲,常与父皇称兄道弟,不拘礼节,且素与朝中百官不睦,不是咎由自取?

    其三,洛阳督监霍起龄被刺案,若无天理军行刺,那霍起龄洋洋洒洒万字《忆世文》,影射时政,追思故人,父皇看了能不暴怒?

    其四,卫州刺史江川岩案,到底有没有私通天理军不知道,但所贪的一千二百两黄金不是也实打实进了银库,而且让卫州节度自此一蹶不振?

    难道?这天理军一贯就是父皇的托词?

    李晋见太子被自己说的哑口无言,又推波助澜道:“殿下,还有,当今圣上虽然法度公正,但天下这么大,又怎么可能做到人人公平呢,倘若没有天理军,这不公、这怨恨,不是都得落到天子头上?那天下又如何太平?”

    太子明白,灾粮不够,可以是天理军抢夺,节度谋逆,可以是天理军挑拨,城中失火,可以是天理军引燃,甚至天干地涝,都可以是天理军蛊惑,人们对天理军恨意越深,就对当朝轨制怨恨越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