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移司

    第十七章 移司 (第2/3页)

索了片刻,扬手招贾旭过来。

    贾旭此时也在一旁默默的观察着吕文德。这个在南宋末期赫赫有名的干城之将,一张国字脸,中等身材,躯体挺拔,目光如炬。在贾似道面前虽然执礼甚重,实则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子自傲,让人觉得无甚谄媚,不卑不亢。

    他见贾似道唤他,便走上前去。

    “却不知这位姿容甚伟的少年英雄是谁?”吕文德问道。

    贾似道哈哈一笑说道:“景修兄说笑了。这是犬子贾旭,字文轩,此次随我出征,跟在左右长长见识。旭儿,还不快快见过吕将军?”

    贾旭冲着吕文德行礼说道:“将军国之藩篱,晚辈今日得以拜见将军,真乃幸事。”

    “贤侄真是客气了。我与你父亲相交多年,师宪当年也是风流倜傥、翩翩才子,今日见你,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吕文德继续寒暄着。

    贾似道却将话头接过说道:“青出于蓝,此话不假。而胜于蓝之处,也不仅仅是姿貌啊。景修兄,不瞒你说,十余日前,我儿便已料到朝廷当有移司之议。以公心论之,移司之事倒也算谋国之策,无甚不妥。只是提出的人物和时机掌握不好,或者说掌握的正好,就不能不让人心生顾虑啊。”

    吕文德听说贾旭早已料到此事,心下颇为惊奇,看了看他,用一种考校的语气问道:“那贤侄今时又怎么看?”

    贾旭心想你连什么事儿都没告诉我就问我怎么看,真当我神算子呢?他不动声色的转向贾似道说道:“吕将军胸有成竹,必有高见。”

    吕文德对他实则有些不恭的态度竟不以为忤,反而用颇为赞赏的语气对贾似道说道:“令公子着实聪慧。不瞒师宪兄,此事我确实有些谋划,可供兄思虑参详。”

    听吕文德这么说,贾似道向他行了个礼说道:“请景修兄赐教。”

    “不敢,不敢。”吕文德急忙双手扶起贾似道说道:“移司之意,从通盘谋划来说,并无不妥,甚至可称良策,才使得师宪兄不便不从其计。既然如此,兄便真的移司就是了。而且,今晚就移!”

    贾似道又微微眯起了双眼。“此话怎讲?”

    “我率军东来,沿途已经肃清了敌军游骑斥候,如今西路至汉阳、复州的通道,暂无蒙古军袭扰。且我军今日破敌拦阻,又在城外扎营,敌必以为我后方还有援军将至,正待我接应,三五日内,当派重兵攻我营寨,而不会往汉阳方向发兵。”吕文德解释道:“此时师宪兄带一路轻骑,今晚便趁夜而行,西去汉阳,再从南路沿嘉鱼、咸宁、大冶而绕至黄州,三五日便到。而我在鄂州西城外营寨,依仗城墙坚守三天。待三天后我弃营入城,敌纵使察觉有异,追之亦不及矣。”

    最后吕文德说道:“当然,这是在我率军来援鄂州途中收到圣旨后,想到师宪兄将面临之难处,代兄做了些谋划,也只是建议,最终如何取舍,兄是否别有良策,还是要由师宪兄自己定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