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启程

    第二十二章 启程 (第2/3页)

大致认得字就好。

    既然存了改变世界之志,那么将来总有一天是要与当下这个时代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正面对决的。在贾旭看来,宋军其实不弱,无论从军械、战阵、斗志哪方面来看,根本不像后世很多人说的那般孱弱不堪。但是历史结局证明,这些还远远不够。

    在现有的基础上缝缝补补是不行的,贾旭想要的是一支首先从思想开始就全副武装的新式军队。

    但再新也不能让贾旭从识字开始一笔一划的教不是,所以识字就成了贾旭着重要求的标准。可就是这一条却把帮忙挑选的贾通难为坏了。

    宋代的识字率在古代封建社会算是极高了,达到了约8%,宋代文化造极于史的高峰,也建立在民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雄浑高原之上。宋代的父母,但凡条件允许的,多少都会送自家孩子去念几年书,倒不是都指望能够考上进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能考上的终归是极少数。城市、乡镇的发展、市井文化的丰富和贸易的繁荣,高达15%的城市化率(这个水平不仅远超汉唐,即使后来的元明清也难以望其项背,这个记录甚至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造就了大量相对于种地而言更轻松、更体面、收入更高的工作岗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的更好呢?

    但是比例再高,也就是8%;一个“但凡条件允许”,在古代封建社会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再加上宋代重文轻武的传统,“好男不当兵”思潮的盛行,军队中的识字率要远低于平均水平。

    贾旭宁可放宽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坚持要求识字,最后贾通在黄州当地驻军中又抽了二十几人,方才将一百人凑足。

    而拿到最终人员名册的贾旭,差点笑出声来。因为名册上的第一行,也就是为他选定的亲卫指挥,赫然写着一个名字——张世杰。

    贾旭对这个宋末三杰之一自然是兴趣满满,而张世杰的人生经历也确实当得起“传奇”二字。他本是金国汉人,属范阳张氏,是蒙古汉军大将张柔的族侄。金亡后张世杰随张柔戍守杞州(今河南开封杞县),因为看不惯蒙古兵肆意欺压汉人,与蒙古士兵、将领多次发生冲突。而张柔既然身投蒙古,又怎么敢得罪主子?便要将他交给蒙古将领以军法治罪,却不想被他提前得知,逃了出来。

    走投无路的张世杰最终只能南下投宋,一直跑到宋州(今河南商丘),隐姓埋名,在淮军中做了好几年默默无闻的小兵,直到被将领阮思聪发觉,试其为奇才,推荐给了吕文德,被吕文德征召为小校。

    在之后跟随吕文德东征西讨的过程中,张世杰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增援鄂州之战也表现出色,还被吕文德委以率亲卫保护贾似道移司的重任。在移司途中的騣草坪遭遇蒙古南路兀良哈台部一支北上押送俘获的偏师,率军将敌奋力杀败,不仅护得贾似道周全,还抢回了不少俘获。

    此次贾似道将如此猛将脱了兵籍,编为家丁,充为贾旭的亲卫指挥,足以见得他对贾旭的重视。但是从张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