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春雪

    第三十二章 春雪 (第2/3页)

安城中闯下些名号,才得以自保,守得底线而已。实际上坐在座位上悠然婉转的唱曲儿,和躺在床上变着调儿的浪叫,本质上又有得什么区别?

    可哪个少女不怀春,谁心中又甘心自己如此作贱?自己不过是想寻个少年英雄,从良相随,让余生能够堂堂正正,不似今日这般随风蒲柳,又有什么错?

    只是自己这些年来见过的男子,尽是些骄奢淫欲、不学无术、纸醉金迷、横行霸道之徒。附庸风雅、自诩英雄者比比皆是,但凡是提起些家国大事,各个指点江山、夸夸其谈,实则连她这般小女子听了都知道是井底之蛙、鼠目寸光。

    自己就这样从十五六岁的豆蔻年华,一直等到了如今二十七八。虽然天生丽质,加之保养得当,岁月还未曾在她身上留下什么明显的印记,但是每日回到闺房对镜梳妆之时,又焉能不知自己韶华将逝?只叹这天下,已无英雄矣。

    听得范文虎相请,她也正有一肚子思绪,想借酒意一抒胸臆,便也不推辞,坐到琴前。片刻间琴声荡起,美人低吟,让还在胡闹嘶喊着的程不识等几人也刹时没了声音,倾耳静听。

    “粉破梅梢,绿动萱丛,春意已深。渐珠帘低卷,筇枝微步,冰开跃鲤,林暖鸣禽。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浊酒一尊和泪斟。凭栏久,叹山川冉冉,岁月骎骎。

    当时岂料如今。漫一事无成霜鬓侵。看故人强半,沙堤黄合,鱼悬带玉,貂映蝉金。许国虽坚,朝天无路,万里凄凉谁寄音。东风里,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

    歌罢半晌,余音绕梁。范文虎、江铸、程不识三人只知好听的紧,心醉神迷,崔浩还是有些素养,听的出弦外之意:“姑娘琴艺通神,歌如天籁,将陆放翁的词唱的百转千回,竟使人肝肠尽断。只是美则美矣,今日乃是幸事,何须如此愁肠?”

    他自己动手,拔开另一瓶酒的木塞,给自己倒满,然后端起酒盅,在屋里迈起了方步:“世人皆言沁园春以苏东坡、陆放翁为最好,我却偏爱辛稼轩。辛词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情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兼之允文允武之雄材,为国为民之大胸怀,方为我辈之楷模!”

    言毕,崔浩以掌击节,自顾自地吟唱起来。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吟到此处,旁侧伴奏声起。还是同一把琴,还是盼盼姑娘所奏,只是与前曲的婉转悠扬相比,同一个词派曲调,隐隐竟有慷慨激昂之意,着实令人惊奇。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鸠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全词在一片铿锵声中结束,此时的崔浩已是豪气大发,借诗词一抒胸臆,美人拔琴相贺,真是教他兴奋地在屋中往来漫步,手舞足蹈,连呼“痛快!”

    范文虎此时言道:“我大宋物华天宝,人才济济,无数仁人义士,志在家国,这才让黎庶得以安居,胡虏不敢南窥。而此时在座,就有这样一位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