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小事

    第三十三章 小事 (第2/3页)

内一州三军,严整军备,查明黎民叛乱原因后上报朝廷,同时相机招抚,若招抚不成则做好大军进剿准备;南宁军治所被破,治下军民或死或掳,今以故辖地重建,由宜伦县移治昌化县,复前昌化军之名,从州军降为县军,待择机自他处迁民实地之后再行升格;任贾旭为昌化军使、知县。

    这封圣旨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小小的骚动,主要是贾旭未满弱冠便被任为一军之使、一县之令。但想到贾似道荣宠正隆,给自己的独子谋个官,也是人之常情,而且琼州历来都是瘴痢之地,除非犯了罪被流放,谁去那穷苦地方找罪受?贾似道把自己的独子扔到琼州去当个县令,倒也不能说太过分——这是指对朝廷,也只能说是太过分了——这是指对贾旭。

    何况皇帝都没说什么,连县令上任一向惯有的陛辞都省了,旁人又有什么好置喙的?随着贾旭第二日就在城西南的钱塘渡口登船赴任,本就不大的争议声迅速平息。人们的注意力迅速被第二件小事所吸引。

    丰乐楼的头牌姜盼盼忽然要自赎从良。鸨母自然是不想把这棵摇钱树放走,任凭其拿出多少钱财,也不肯交出卖身契。后来还是唐安安去央求宋理宗,皇帝派了董宋臣出面,董宋臣没有管鸨母,而是径直去找了丰乐楼背后的东主,晓以利害,这才让姜盼盼成功脱得贱籍。

    宋理宗此举自然又在朝野上下引起一片飞意,皆言以皇帝之尊不应查收贱卑之时,顺带着又对他公然宠幸妓女的事情口诛笔伐。承事郎姚勉以唐玄宗、高力士、杨贵妃之事劝谏宋理宗不要再执迷不悟,宋理宗却大言不惭的说:“朕虽不德,未如明皇之甚也。”

    面对这般恬不知耻的皇帝,群臣却也没什么办法。而与臣子们相比,市井间的纨绔们更关心的是盼盼姑娘的去处,世人皆知其早就立下宏誓,今生非英雄不嫁,却不知如今这般,是看上了哪家豪杰?或是被谁拔得头筹、金屋藏娇了?

    只是姜盼盼赎身之后,就如人间蒸发一般,再未现身,也无人知道其去处。她很快就被绝大多数人遗忘了,毕竟临安城的欢场之中,无数女子争奇斗艳,从不缺少有颜有才之人。只有个别公子偶尔会在听了其他姑娘的词曲之后评一句“差盼盼姑娘远甚”,才会让人想起临安城中曾有这么一位花中传奇。

    临安城中的这场风波,贾旭是完全不知情的,因为他现在已经身在南下赴任的船上了。

    他为这一天已经准备了很久。南下用的海船早已经在港中备好,要带的东西也都装的七七八八。旨意下来的当日,父子二人在家中吃了一顿饭,算是践行,次日便登船南下,简直就是一个迫不及待。

    随行的大致还是那套班底:杜韵茹、安儿及安儿的娘亲和两个弟弟;在寿春府拐来的军匠及其家属近百口;以张世杰为首的百名亲卫(在贾府中又选了十余人补足了百人之数)。

    原本想将亲卫的家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