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保甲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十七章 保甲 (第1/3页)

    看着亲卫陆续将院中垂头丧气的众人押出去,贾旭对廖莹中说道:“真是连累廖府君了。”

    廖莹中一摆手,说道:“你还是叫我廖叔。承蒙丞相不弃,廖某以一乡野塾师入幕军机,二十几年相交,知遇之恩无以为报。无论丞相大人叫廖某做什么,廖某都绝无二话,公子不要多言,反倒显得生分。”

    贾旭闻言也不再客气,冲着廖莹中拱手说道:“那就请廖叔再辛苦辛苦,继续带兵前往昌化和感恩二县。”

    廖莹中点了点头,说道:“你且放心,我留一千兵士给你,其余人我连夜就带走,继续奔往昌化。”他站起来轻轻拍了拍贾旭的肩膀:“公子,好好干,别辜负了大人的期待。”说完背着手,待人向院外走去。

    而贾旭始终拱手行礼,用坚毅的目光送着廖莹中离去,没有再出一言。

    第二天清晨,推门而出开始劳作的百姓,都感觉到了与往日截然不同的紧张气氛。

    仅有的几条街道上,数队军士往来巡逻着,并在四处张贴着即日起实行宵禁的告示;州里和县里的衙役,在兵丁的陪同下,四处敲门,喊各保甲长到州衙集合;还有昨夜晚归的人说,听到城东兵营处人声嘈杂,好像出了什么大事。

    百姓倒不是很惊慌。琼州这地方,千百年来,除了山里的黎民有时会下山作乱——也是几十年不遇一次的事,一直因为自己过于偏僻的地理位置和过于贫穷的现状,反而平平静静,各自相安无事。就算真有什么变动,也与自己无关,照样是该种地的种地,该干活的干活。至于城头上挂的旗子上写的是大汉还是大宋,与我个艰苦求活的罪民之后又有何干?

    相比之下,县里几个官员、大户家里就惶恐得多。家里的大人昨夜去赴宴之后就再没回来,夫人们想着派下人去寻,结果发现门口已被不知道哪来的兵丁守住,禁止一切人进出。县尉于秀武家的夫人脾气大,骂骂咧咧地指挥家中下人强闯,却被守门的兵丁格杀了三人,自己也叫四溅的鲜血吓得昏了过去,让下人婢女抬回了府内。

    待到日头升起,天光大亮,又有一队队兵丁敲开这些官绅的府门,将里面的男女老幼、仆役下人统统赶出来,一齐押着,哭哭啼啼地直奔城东兵营。府门上则贴了封条,留了两个兵丁守着,一副生人勿进的样子。

    街上的百姓看见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昂的大户家眷们如今被兵丁推搡着往城外走、如此狼狈的样子,面上惊诧,心中暗爽。

    此时的贾旭正在州衙的后宅书房中坐着,翻看南宁军的各种典籍名册。

    哦,现在改叫昌化军了。

    昌化军作为军州,应辖五营兵马,实辖四营,三营驻在宜伦县,另一营中,两都在昌化县,三都在感恩县。花名册上满满腾腾两千人的名字,也一直实领两千人的粮饷,可昨夜控制城外兵营后清点人数,发现该有的三营人马,加起来居然不满一营,还大多是峒丁。若只算汉人,每营不过六七十人,还尽是凑数的老弱病残。昌化、感恩两县的一营兵马,料来也好不到哪去。

    贾旭倒是也想到会有吃空饷的情况,只是断没想到吃得这么空!

    还别说,真要是拉开架势干起来,就王少杰这三四百老弱病残,贾旭靠着自己一百精壮的亲卫,夺了他的一军之权也真不是什么难事。

    真不知道他昨夜哪来的底气。

    治下三县,宜伦县一千一百户,两千四百丁,六千三百口;昌化县七百户,一千三百丁,两千八百口;感恩县最惨,只有三百二十户,五百八十丁,一千一百口。

    身为一个州级建制,总共人口将将过万,还分置三地。虽然这只是州府户籍上的丁口,官绅大户家肯定有大量隐户存在,但就算最乐观估计,又能翻几倍出去?

    耕地只计有六万余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