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清查

    第三十八章 清查 (第2/3页)

东西走向,绵延十余里,东、南、北三面均为陆地,止西侧与海洋相连,而港外则有狮子石、大铲礁、小铲礁阻挡海浪。

    虽然总体水深按后世标准,不算深水港,但以当世来看,已经是难得的天然良港了。尤其是在军事上,被陆地三面环抱,实在是易守难攻,价值极高。

    贾旭前世因为工作原因,多次往来于海南岛。这里后世叫做洋浦港,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大港口,不过独特的地势给贾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这也并不是他今世将这里选择为根基之地的原因,但既然来了,自然是要好好的谋划一番。

    他白天在城内外勘探地势,傍晚时回府听取各项工作进展的汇报,晚上则在后宅里,在茹娘的帮助下,对新的“城市建设”进行规划设计。茹娘不仅颇有文采,字迹娟秀,竟还画得一手好丹青。兼之她也十分乐意帮贾旭做事,这可让他省了大力气,他只需把心中所想说出来,她就能一边忍着他的上下其手,一边准确地在图上将他的想法描绘出来。

    这可比后世自己苦逼地坐在电脑前一宿一宿的鼓捣Autocad、一笔一笔地抠线条让人愉悦多了。怪不得那些老板、领导们总是强调五加二、白加黑,八小时干不好事业。他前世时要是也有个这样又漂亮又能干的秘书,他也愿意天天在单位加班啊!

    愉悦的日子过了十几天。城里官绅富户的财物已经检点完毕,第一组的书吏们带着刻骨的仇富心理,对这些往日里的朱门大户进行了刮地三尺般的彻底清算。无论是金银珠宝、瓷器绸缎,还是房屋地产、粮食田契,盘查得十分彻底,单看这报上来的有零有整的详实数据,就知道一定不假。

    第二组的数据统计和隐户排查也进展顺利。原本贾旭以为账面上不过万余人口的昌化军,再梳理出三五千口隐户就算不少了,哪知情况远比他想象的乐观,或者说他低估了原先那帮官员欺上瞒下的胆量。自开禧元年(1205年),绍兴府开始废除身丁钱(人头税),随后全国大范围推广施行,到现在五十多年了,这昌化军中竟然“毫不知情”,依然在收着身丁钱。百姓只得私下沟通小吏,用一次性的贿赂将自家丁口从户籍簿上拿掉,甚至索性报个绝户,免得一世无穷无尽的缴税。而小吏们自然乐得如此,收再多的税,交给广南西路转运使司,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况且转运使司本也没指望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能交多少税上来。不如收取百姓贿赂,一部分打点上官、博取赏识,一部分揣在自己兜里实惠。再加上许多犯官家眷流放至此后不善经营、无以生计,最后不得不到县里大户家中为佃为婢,导致隐户现象极其严重。从目前算来,官面户籍上人口刚刚过万的昌化军,实际人口应该超过两万五千。虽然与江淮、两湖的大县依然远不能比,但也算贾旭的一笔“意外之财”了。

    而随着大户家产的查抄和隐户的显现,土地的丈量进展也是神速。官府“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土地,那些大户们可是清楚得很,拿着从他们家中查抄的地契,去实地一核对即可。短短十余日,全县的土地清查也接近尾声,实际录得土地三十余万亩,其中上田八万余亩、中田十二万余亩、下田十万余亩。

    五月十九日,先前随着廖莹中去控制昌化、感恩二县的张世杰自南方而回。

    贾旭路过琼州府时,与廖莹中在码头相会,相约由其带着琼州安抚使司近四千兵马,自琼州西进南宁军宜伦县,助贾旭夺权。廖莹中如约于五月初三日夜带兵进入宜伦。随后为防走漏风声、横生枝节,除留下一千兵马给贾旭维持秩序,连夜便带余下三千兵马南下,接连控制昌化、感恩二县。

    而且按照贾旭的要求,不仅是要控制两县,还要将两县子民,一同北迁到宜伦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