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约斗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四十三章 约斗 (第1/3页)

    王常林再回来时已经是三天以后,与去时不同,如今的他显得有些狼狈。而看着他此刻明显愤愤不满的神色,贾旭便知道,他此番前去交涉得并不顺利。

    “太是不知好歹!”他抱怨道:“我反复与他讲,一百年前的仇恨,到现在早该放下了,可他执意不听。我再多劝几句,他竟将我赶了出来!我们两黎峒百年交好,却如此不知礼数,真是气煞我了!”

    “委屈统领了。”贾旭安慰道:“只是不知这德旺番茂,因何缘故与汉家结恨,竟百年不忘?”

    王常林摇头叹道:“如大人所说,有何仇恨能延绵百年?其实事情说来也不甚复杂。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岛上黎峒王文满造反,攻临高、澄迈,并邀西峒王承闻助战。这德旺番茂的统领王日庆,是王承闻外甥,当时二十余岁、骁悍敢战,攻临高县城时,还是破城先登,以勇名闻于黎人。后来战乱渐平,朝廷颁旨既往不咎,各黎峒退回黎母山,王日庆自回西峒,倒也再未参与山外之事。”

    “至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朝廷封三十六峒统领为承节郎,准予世代承袭,并赐“宜人”称号。这王日庆所统领的德旺番茂本是西峒的大番茂,在三十六黎峒里也能排在前列,原本正常封赐,必然有他一席之地的。而王日庆是时已经年过古稀,本也满心期待临死前得个功名,遗惠后人。”

    “却不想,朝廷派来宣旨之人,竟是当年破城时陨难的临高县令族侄!他在琼州举行的黎峒大会上,大肆吹捧与王日庆平日有隙的王日存、王承福等人,还在宣旨封赐时故意漏掉王日庆,让他乘兴而来,空手而归。”

    “此事被王日庆引为奇耻大辱。回峒之后,即下令本番茂与汉地断绝一切联系。他将此事之仇刻在一片骨片上,再将骨片制成箭头,临终时传给了子孙。我们黎人讲究有恩世世代代相传报答、有仇也世世代代相传报复。他这样做,就是要他的子孙铭记此恨,矢志报仇。”

    “只是这些年来,朝廷赏赐恩厚,黎汉相处融洽,只他一家几千黎民,能翻起什么风浪、又谈得什么复仇?便就这样一直拖到现在。其实这些年来,各黎峒在与汉地的交流贸易中都获利颇多,而唯独德旺番茂严禁与汉人接触,导致他们与其它黎峒相比已是日渐式衰,不复往日之势。我本以为他们可能也会从中吸取些教训,只是碍着祖训,缺个台阶下,这才满心地去劝他们。没想到却被如此羞辱!”

    贾旭安慰了王常林半天,无论如何感谢他往来奔波,还与其约定待贾旭正式在此开矿之时,德龙塘番茂可派峒民来此做矿工挣工钱。王常林大喜而归,而贾旭和一旁的张世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对视一眼,看见对方眼中也有疑惑。

    贾旭说道:“德旺番茂之事,当是事实。此事在黎民中应该很多人知道,只要稍加查证便知真假,他没有骗我们的必要。”

    张世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只是之前招他来见,往来百里,一日便到。而这边三四十里山路,他却走了三天?”

    贾旭也感到疑惑:“按他的说法,他在德旺番茂也没有受到什么盛情款待,那他是因为什么耽搁了行程呢?”

    二人心存了疑虑,却也一时不明所以。只待之后遇事多加小心了。

    ————————

    贾旭的队伍在这里又盘桓了两日,对矿区周围的地形勘探详尽,便即准备回程。每年的八月份开始是岛上的台风季,此时又没什么天气预报,要是自己在荒郊野外,忽然遭上台风,可就不好玩了。

    只是正当兵士拔营起寨、收捡行装之时,外围的哨探来报,一支黎兵队伍出现在东面山间,看起来数量不少。贾旭闻讯急忙命张世杰召集兵士列好军阵,一时间新兵营竟乱作一团。由贾旭亲卫充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