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典范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五十一章 典范 (第1/3页)

    轰塌寨墙的自然是黑火药。

    黑火药即使在宋时,也不是什么多稀罕的物件,阻碍其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取得后世地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质量的不稳定、不统一。这种起源于道家炼丹术士长生不老丹方的黑色粉末,本就自带神秘色彩,加上古时中国工匠对技术普遍的自珍态度,师徒之间都讲究个“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同行之间更是几乎没有技术交流,也就绝谈不上什么行业标准。

    一样都是火药,都能用火点着,都冒烟、都会炸,但是论及威力,张三家出品的和李四家出品的就不一样,甚至于因为原料的品质一样不可控,同一家今天出品的和昨天出品的,威力也不完全一样。

    这也是当世之人对火药这种跨时代的发明迟迟得不到足够深刻的理解和恰当的应用的重要原因。

    而这些对于来自后世的贾旭当然不是问题,他是很清楚地知道这种不起眼的黑色粉末是如何塑造世界的。

    贾似道给他运来的第一批补给里,就有十船硫磺和硝石,加上后来陆续运达的货物,昌化港中已经存了二十余船。贾旭单独拨出六船原料,交给金鸿超做研究,“一硝二磺三木炭”,即一斤(旧制十六两)硝石、二两硫磺、三两木炭,这种粗略的配比人尽皆知,但远不是黑火药的完美配比。

    真正的完美配比,贾旭其实也不知道。但是没关系,可以试啊。

    在他的要求下,工匠营首先将硫磺、硝石、木炭三种原料进行研磨、制成粉末,然后对每种原料进行增减,配置出各种不同比例的火药,再进行试燃、试爆,详细测试、观察威力的变化。初时金鸿超还很抗拒,贾旭给工匠营安排的活计一个接着一个,根本忙不过来,都是老祖宗几百年传下来的方子,有什么好折腾的?但在拗不过贾旭、进行了数次试验之后,当真真切切的差异摆在他的面前,又勾起了他极大的好奇心。他本就是个喜欢钻研的人,不然也不会鼓捣出突火枪这种神物。很快他就沉溺于这种研究试验之中不能自拔,甚至于贾旭叫他组织匠营做工,都要以断了他的研究支持相要挟。

    此次来石碌,在贾旭的安排下,匠营也带了许多经过配比调整的“高爆”黑火药,原本是准备用作开矿。却没想到首先用在了攻寨上。

    在黎民眼中,地势险要的德旺主寨,建有三道高低相配的寨墙,墙上配以悍勇的德龙塘勇士,若想正面攻下,不多耗费些时日、搭上以千计的勇士性命,是断不能破的。如今却随着一声爆响,化为虚无。配上道公的阵前咒祷,将其归为山鬼和祖先鬼的愤怒,是唯一可信的解释。

    这样的解释让寨外的德旺番茂勇士气势大振,得到鬼灵庇佑的他们无所畏惧。而寨内德龙塘番茂的士气则一落千丈、跌入谷底,都以为是自己不守传统、偷袭同族,引来鬼灵的惩罚。

    之前还耀武扬威的他们面对德旺番茂的勇士变得不堪一击、望风披靡。王常林在寨中极力弹压,想要稳住局势,可就连他自己都被吓得两股发颤、战战栗栗,又如何稳得住别人?

    数千德旺勇士眨眼间便攻破了本就被炸得摇摇欲坠的第三道寨墙,然后如潮水般涌入主寨之内。

    正在德旺寨中的王常林绝想不到自己引以为恃、固若金汤的德旺老寨竟然如此不堪一击。自己原本还想着哪怕是朝廷怪罪下来,自己守在寨中,也能迫得官军畏于伤亡,而与自己好好谈谈条件。却不想怎的就这般轻易被破了寨门?

    他还想着组织一些亲信在寨门后重新建立防线,抵挡德旺番茂的攻势,只是被吓破了胆的德龙塘青壮已无抵抗之心,在士气正虹的德旺勇士面前一触即溃,任凭他如何叫骂,也无法重整队伍,而是恨爹妈少生两条腿般四散奔逃。

    王常林见势已不可挡,也丢下部众,自己跑了。更多的人见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