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到达

    第13章,到达 (第2/3页)

旁边耿家一波羡慕的目光。

    “没柴火,就是不方便。”方孙氏分过米团子,嘴里嘟囔着,不过还好,它们本就是做熟的,凉的也能吃。

    她分给方父、方临、田萱都是好的,自己留了一个受潮粗米做的米团子——在知道县城预备仓粮食不多后,更舍不得浪费了。

    其实,方母本来想给田萱的,可又怕给了她,又给方临说,然后被儿子‘教训’,所以想想,还是自己吃了算了。

    “唉!”

    方叔有叹气,眉头皱着,显然是在想着县城预备仓粮不多的事,心不在焉,食不甘味。

    ‘不管什么情况,总得得到更多信息,不能这般两眼一抹黑。’方临也在思索着。

    ……

    吃过饭,方叔有放下碗,起身:“我去村正家看看!”

    “爹,我也去吧!”方临跟着。

    去到乔村正家,发现乔村正刚从外面回来,看到方叔有、方临,打过招呼,也在叹气:“是来打听县里预备仓粮食的事吧?我刚去旁边受灾的村的村正打听过,听他们说,有官府传出来的小道消息,县里预备仓粮食是不足,咱们可能还要到府城去,府城的预备仓储粮多些,那里还有大户建的义仓。”

    预备仓,顾名思义,起到的是预备作用,功能是灾后赈济;义仓则是民间自发设立的粮仓,丰年之时,条件好的人家多出些,一般人家少出些,不好的就不出,或者意思一下,等遇到荒年,条件好的人家从中借贷,一般人家、穷苦人家酌情赈济,无偿给予;还有一种叫作常平仓,是在灾荒年,遏制米价上扬,调节、稳定市场,减轻百姓负担。

    “怎么会粮食不够呢?”

    乔村正还在喃喃自语:“我去看了,明明今年逃难来的村子规模不大,比最严重的那两次差多了,那时都没要到府城的程度。还有,往年遇到困难的灾荒年,能从常平仓借调拨粮,这次也没听说。”

    打听到消息,方临父子回去,回来路上,还遇到不少人去找乔村正,刚到家,又碰到耿父过来找方父商量。

    总之,就方临感受到的,整个小和村人心惶惶,见到的人无不唉声叹气,不过面对官府的决定,除了彼此交谈来获取一些底气外,也实在不知道怎么做,只能无力等待命运的降临。

    ‘不行,不能稀里糊涂,至少要做个明白鬼!’方临没有坐以待毙,打算用眼睛去看,用嘴去打探。

    “我出去看看。”他给方父、方母说了一声,出去了。

    ……

    方临在安顿的棚户区走走,眼见为实,确认了从乔村正那里得来的一个消息:今年逃难来的村人规模并不大。听说最严重那两次,这边棚户区都住满了,还要在外面搭建,可即使是那次,都没有严重到要去府城。

    之后,方临又去了发粗米汤的地方,发现了更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他从方父、方母那里听说过,以往受灾相对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