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野花椒

    摘野花椒 (第3/3页)

 长顺一手拿着糖画一手握着蜜煎的袋子,笑的像个二傻子。

    二丫也高兴的拿着手里的胭脂闻来闻去。

    钱桂花看逛的差不多,才带着两人去了药堂,她打算做秋梨膏还需要一些材料,而且香料似乎也只能在药堂买到。

    三人进到善仁堂,里面还不算忙碌,一个小药童迎了过来。

    “娘子是要看病还是抓药?”

    “我需要一些药材,看你们药堂是否有?”“茴香、干红枣、老姜、蜂蜜这些都有吗。”

    “都有,您要多少?”

    “半斤茴香,10斤红枣,10斤老姜,10斤蜂蜜。”

    小药童听的一惊,但看这些都不是有毒性的药材,这才拿给了钱桂花。

    钱桂花将东西放进背篓里,心里却不由咋舌,就这些东西花了她将近15两银子,尤其茴香和蜂蜜真不是普通人用的起的。

    钱桂花又去买了冰糖最后才带着二人去了墨迹轩。

    刚刚走进店门,钱桂花就闻到一股书的油墨香味。

    “娘子需要点什么?是给小公子启蒙用的吗?”

    一个小伙计迎了过来热情的问到。

    “家里小儿就要启蒙,笔墨纸砚有什么推荐吗?”

    小伙计引着三人走到柜台处,拿出几种笔墨纸砚一一介绍,钱桂花对这些是一窍不通,最后选了小伙计推荐的。

    一支羊毫笔,一刀毛边纸,一腚油烟墨,和一个圆形带盖的瓦砚。

    启蒙书籍钱桂花并没有买,之前听村长说过启蒙书村里会出资采购,学童们用过后一代代传下去。

    三人出了墨迹轩已经快正午了,长顺早就吃得肚子溜圆。

    钱桂花看着嘴里塞着蜜煎一咬一咬跟个松鼠似的小儿子,心里是又羡慕又发愁。

    羡慕小儿子此时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眼看着学堂就要建好,又发愁小儿子这个样子,她会不会遭遇被夫子叫家长。

    撂下繁杂的心思,三人手提着、背背着走出县城向赵家村方向行去。

    到村口时正好碰到挑着扁担的平安和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