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 15 章

    15 第 15 章 (第2/3页)

的村落有上百个,虽然极少出现死人的情况,受过伤的人却多得很——只有一个是例外。”

    “刚才那朵花。”薛妤替他补全了。

    “正是。”那方脸男子道:“但不瞒仙长,我们也不敢托大,之前有一回,也是这朵花来了我们村。我们以为它不会伤人,哪知它竟在我们眼皮底下,将一位年仅五岁的幼童活生生劈——”他说不下去。

    行过一处被雷电劈中的土壤,薛妤毫无预兆地弯下身,长指沾了点泥土送到鼻前闻了闻,旋即皱眉。

    “女郎,看出些什么了没?”朝年有样学样地模仿了一遭她的动作,只闻到了一点淡淡的花香和泥土潮湿的腥气,至于那朵花留下的到底是妖气还是鬼气,那是半点没区分出来。

    薛妤并没有立刻回答他,而是换了另一处地方,耐心而细致地重复着以上动作,其他人看着,十分自觉地退出了几尺远,就连呼吸都小心翼翼地屏起来。

    唯独一人例外。

    溯侑默不作声走到被雷电从中劈开的半大小树跟前,半蹲下身,墨色的衣角水一样蜿蜒到地上。他以指为刃,将一小块发黑的木块切下来,放在掌心中静静观看,一双琉璃似的眼里潮澜涌动,又在夜色的掩饰下弥散得干干净净。

    “我这边也——”半晌,他站起身,看向薛妤,像是看穿了她心思般轻轻吐字:“很干净。”

    他天生就是妖物鬼怪中的恶种,对同类的气息格外敏感,又经历过许多生死险境,稍有不慎都活不到现在,敏锐的洞察力几乎成了刻在身体中的本能。

    薛妤看向这个在场唯一能跟上她节奏的人,微不可见点了点头,音色清而缓:“确实干净。我也没察觉出什么异样。”

    在一旁围观全程的老村长看了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忍不住问:“小仙长,这、这干净是什么意思?”

    薛妤默不作声接过朝年递来的手帕,将沾了泥土的手指根根擦干净,垂着眼才要开口,就见身形单薄的少年提了一根被斩断的树枝随手在原地画了个繁复的图案。

    一边画,他一边道:“意思就是,方才来的那只,不论是妖还是怪,都没有沾染过血腥气。”

    “简而言之,她从未害过人。”

    老村长傻了眼,他连声道:“这不可能啊,这花,这花我们见过不止一次了,那次它发狂,不仅将村里一名幼童炸死,还卷了几位妇人进海。那些被卷进去的人,可是一个都没回来。”

    “会不会是适才那场雨,将该有的气息冲散了?”

    薛妤缓缓摇头。

    不说溯侑五感直觉如何,单薛妤自己就不可能在这种小事上出错。邺都是妖鬼之城,在薛妤手下走过一遭的精怪数不胜数,在她眼里,气息是最骗不了人的东西。

    见状,老村长也不再说什么,他毕竟只懂些皮毛,所谓一行人干一行事,捉妖拿怪这一块,那肯定是圣地有经验。他一个门外汉问几句可以,若是在他们探查的过程中还不依不饶地指手画脚,那就真是十二分的说不过去了。

    “仙长们也看到了,我们村子靠海,祖祖辈辈以打渔为生,生活虽比不上那些大城池富足,但也自得其趣,乐在其中,对海里的东西,我们更是从来敬而远之,战战兢兢不敢招惹。”忆起从前,老村长重重地叹息一声,原本就不直挺的脊背越发弯下去。

    “不止如此,村里还摆了个供奉台,每次渔船平安归来,我们都会挑些上好的渔获放上去祭给它们享用。”方脸男子接着补充:“那时候,好几次村里的青壮年出海碰上大浪,渔船险些被打翻,正凶险的时候,起先还怒涛阵阵的海面忽然变得风平浪静,渔船也像是被人往上托住了一样,次次化险为夷,平安归来。”

    “谁知道怎么就突然惹了里面的东西。”这事,老村长每次跟别人说一次,自己就跟着百思不得其解一次。

    “原本尘世灯还能镇一镇那妖,哪知竟被偷了。若叫我知道是谁做了这样的事,我非……”方脸男子咬牙切齿。

    薛妤打断了他放出的狠话:“雷霆海的动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距离那些雷电第一次落在村子里,过去十年了。”

    “那片海在这之前就叫雷霆海?”薛妤问着,同时走到溯侑身侧,凝神看着地下成型的推溯阵。

    里面有丝状的灵光一圈圈盘踞着游动,像一条巡视领土的灵蛇。

    “不,是后来出了事之后,叫的人多了,大家才跟着都这样叫了。”村长在一旁补充说:“从前那海叫九凤海。”

    “九凤?”薛妤蓦的抬眼,问:“你们供奉时也这样叫?”

    一边,溯侑也像是想到什么,他漫不经心地丢掉手中的小枯枝,施施然抬起一双桃花眼,乌黑的瞳仁里仿佛时时缀着山风般清凉的笑意,在灯火下乖得令人心动。

    老村长被他们的反应弄得有些不知所以然。

    跟其他圣地、门派来的弟子不同,这次邺都来的人以眼前的女娃娃为首,她从始至终都表现得很冷静,这么明显的语气波动,老村长还是头一次听见。

    “是、是。”老村长踟躇了下,努力回想那些尚还留存在脑海中的小细节:“我们都是手无寸铁的普通人,哪知道海里住着的是何方神圣,但既然选择祭祀,若是连个名姓也不说,那这份心意岂不是白白打了水漂?索性那海叫九凤海,我们便称海里的那位为九凤大人。”

    “它应了?”

    “这应不应的,我们也拿捏不准,不过自那之后,村里的人出海确实很少再出事。”

    没有拒绝,其实就是应了的意思。

    薛妤若有所思,心里有了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