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太子监国

    第二一四章 太子监国 (第3/3页)

  “臣等遵旨。”

    这道圣旨下来,朱简烜就算是正式接过了大明的行政权了。

    在这种礼仪性质的大朝会上,朱简烜也没有做任何额外的要求和命令,礼仪完成之后就直接结束了朝会。

    老皇帝去西苑休息,普通官员回部门去办事。

    朱简烜则是去了文华殿,召集在京的枢密、秘书、郎中们开会。

    朱简烜已经调整了文华殿的格局,朱简烜专门要求制作了一张大长桌子,纵向摆在坐北朝南的御案的下方。

    朱简烜坐在御案下面,长桌的上方主位,其他主要官员坐在长桌两侧。

    格局有点类似后世常见的会议室。

    朱简烜先坐下,其他的官员对朱简烜拱手行礼,然后再依次落座。

    朱简烜也不跟这些老下属废话,直接开口安排具体的事儿:

    “我们现在必须尽快争夺大明上下的行政体系。

    “将大明朝廷机构、吴国朝廷机构、原清国地方机构,三个体系的机构和人员,整合到统一的行政体系中来。

    “完成中央到地方在机构层面的真正统一。

    “同时趁着这次全面整编的机会,顺带着调整不合理的中央部门的权责,不合适的地方机构的等级和辖区。

    “这件事情分中央衙署和地方两个方面讨论。”

    大明中央朝廷机构,是在崇祯以前的内阁六部都督府的体系之上扩展来的。

    中央朝廷方面,一是稍微拆分原有的大部门,设立了税部、民部等几个新部门。

    二是对原始职能有交叉和重复的机构,重新划分厘清了权责。

    比如说将所有涉外事务全部交给了鸿胪寺,礼部专门负责文化和考试相关的事务。

    审判职责全部交给了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不再参与判案,刑部负责刑律修订,都察院负责监督。

    三是提升了鸿胪寺等机构的品级和地位,使之获得了与传统部门相同的地位。

    四是重塑了东厂、西厂、锦衣卫的职能,东西厂变成了分别负责对神州内外的情报机构,锦衣卫变成了治安机构。

    地方上,首先有大明的传统的省、府、州、县,都司、卫所,藩国三套体系。

    另外加上了皇帝直接管理的皇庄和皇商体系。

    吴国中央机构有秘书府、枢密院,文武两班共三十多个司,几十个朝廷直属的王有工厂。

    吴国原有地方机构,还有都司、卫所,州县,藩属,共君联盟四种类型。

    人口虽然比大明本土少得多,机构却更加复杂。

    清国原有中央朝廷机构,以及所有省级的衙门和人员,都在北伐的时候被彻底废掉了。

    现在地方上有省、府、州、县,将军辖区,盟旗三种体系。

    对于大部分欧洲的君主而言,如果另外继承了一份领地的管理权,他大部分时候不需要做任何额外的调整。

    欧洲的君主也做不了调整,因为欧洲地方是高度封建化自治的。

    但是对于神州君主而言,行政体系却是必须统一的,否则如何证明自己真正统一了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