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 皇室产业和爵位继承制度
第三三九章 皇室产业和爵位继承制度 (第2/3页)
业证的学生,可以优先到皇家产业公司里面任职。
这相当于皇帝带所有宗亲投资,还能给家中的子弟一个出路。
当今皇帝的投资眼光,没有任何人会质疑,只要是他组织的产业,几乎就没有不是大赚特赚的。
如果一定要找区别,那就是有的早盈利,有的晚盈利而已。
还能给宗室子弟安排工作,让他们未来有事情做,自然也能得到一份工钱,未来多一个选项。
对于现场的皇室宗亲而言,这当然是绝对的大好事了,自然也没有人会反对。
原本因为强制教育的事情,心中出现的些许纠结也一扫而空了。
如果朝廷的主要官员都在现场,听到朱简烜的这种规划,多半会感到忧虑的。
大明以前也成立了很多官营公司,在大明本土和海外搞工业建设。
但以往的官营公司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官营,都是由朝廷直接掌握股权和分红,当然也由朝廷直接管辖的。
现在这个皇室产业公司,却是隶属于皇室成员们的。
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公司未来会不会受朝廷的监督和管理?甚至于会不会向朝廷交税?
这到底是皇帝利用权力给宗室谋利益,还是想要拆分现有朝廷体系的权力?
但是现场没有几个官员,朱简烜也没有给任何人质疑的机会。
朱简烜现在这么做,其实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确实是准备在现有的官营产业之外,组建另一套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
因为大明的工业化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
大明的工业化不是完全自发完成的,而是国家力量直接启动并迅速扩大的。
在这个过程的早期阶段,可以集中整个国家的主要力量,由单一公司单独专门负责单一行业的经营。
能够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完成普及性质的工业基础建设。
现在大明有了基本的工业基础,整个国家都有了基本的工业力量,就要考虑在同一个行业内开设多个公司了。
尝试不同的发展方式和方向,通过市场竞争提高效率,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具体产品。
然后就是改变宗室的收入来源,降低宗室对朝廷的依赖。
未来不能单纯依靠朝廷直接拨款,应该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产业利润生活。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明的城市化比例和识字率都在不断上升,能够思考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大明朝廷的效率极高,力量也足够强大,财政收入同样庞大,现在直接拨款养活宗室不是一个问题。
一旦朝廷效率降低,腐败大规模滋生,财政收入不断降低,朝廷需要想办法筹钱的时候,就会有人考虑这个问题了。
宗室如果完全依赖朝廷拨款生活,还不在朝廷之中担任重要官职,那宗室面对朝廷也不会有话语权。
如果官员集体要求缩减皇室开支,那后世的皇帝和宗室应该也没有有效的应对办法。
如果宗室依靠自己的产业生活,甚至能因为产业成为朝廷的制衡力量,那宗室的实际地位才能得到保障。
这样也能培养、锻炼宗室成员的能力,筛选出有各方面天赋的宗室成员,不至于全都变成废物。
最后就是给宗室子弟们一个常规出路,把宗室人口从单纯的负担变成资源和力量。
朱简烜自己现在就已经有六十多个儿子了,等到自己六十岁的时候甚至可能会有上百个儿子。
按照朱简烜设计的皇子培训和继承人筛选方法,自己这些儿子也都会有大量的子女,自己可能会有上千个孙子。
如果要求其他宗室爵位也按照竞争的方式继承,他们的子女数量也会大幅度增加。
自己的后代数量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指数膨胀。
如果不提前做好规划,这些皇室子弟未来会变成一个尾大不掉的包袱。
所以要搞义务教育,同时建立皇室产业公司,通过朝廷政策支持,让这个体系快速发展起来。
让他们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甚至形成制约朝廷的力量。
朱简烜宣布完了这两件大事,今天的家宴也正式开始了,现场的所有人都带着心思开始吃饭。
朱简烜也在现场简单吃了点东西,然后回到什刹海边的寝宫休息。
皇室家宴结束后,其他人也回家等过年。
第二天,也就是天工十七年正月初一,朱简烜在大公殿升座,举行新年朝会。
所有藩国君主和在京近支宗室、勋贵、官员再次集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