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三章 原来是另有所图

    第三九三章 原来是另有所图 (第2/3页)

什么问题。

    但是如何确保质量没问题,如何确保维护得当,可就麻烦多了。

    最后是居民的问题。

    几十层的楼房,必然不可能整栋楼只住一户人家,那自然就会有邻里纠纷。

    不是吵架、占用公共区域、熊孩子在楼上打篮球跑步的问题,这些问题没办法避免,也不会造成特别恶劣的影响。

    而是楼下装修砸承重墙,甚至挖地下室,顶楼非法加盖,诸如此类会搞出各种大麻烦的问题。

    当然,即便有这些可以预见的麻烦,如果自己仅仅是因为这些麻烦,就直接禁止建设高楼,那也应该属于因噎废食了。

    朱简烜始终不在是否允许民间盖高楼的问题上表态,关键是还是在考虑经济层面的问题。

    城市地价和房屋的价格,是与楼层高度高度相关的。

    房屋作为普通百姓手中最重要的资产,房屋的获取成本会直接影响百姓的可支配收入。

    总体来说,高楼会抬高地价,地价高又会反过来抬高房价。

    房价和地价提高会更导致通货膨胀,让百姓的其他资产和收入相对房价贬值,同时拉大名义上的贫富差距。

    使用相同的材料,建设一套规模和质量完全相同的房子。

    在小城市或者郊区乃至农村建设,跟在大都会内部重要区域建设,建设成本不会有几倍的差距。

    但是最终的市场销售价格,却可能会差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拥有这两栋房子的两个人的身家,也会因为这两栋房子市场价格差异,而出现几十倍的差距。

    这多出来的几十倍都是利润——

    这庞大的利润吸引民间厂商,甚至是官方厂商的官员,本能的倾向于在大城市搞建设。

    同时利用各种手段反过来推动城市化,将更多的人口引入城市。

    快速城市会会再反过来拉高地价和房价。

    这是一个不断向上累积的循环,不到整体卡死的时候是不会停止的。

    关键是对高楼的需求最为迫切的,又是金融、证券、法律、保险这些直接跟钱打交道的产业。

    他们单纯依靠钱生钱,而不直接参与社会生产。

    按照前世的经验,它们都容易加大贫富差距,推高通货膨胀,关键是会导致工业衰退。

    可以穿着体面的衣服,坐在干净明亮的写字楼里面,只要稍微动动手和嘴巴,就能参与世界上最赚钱的产业。

    那社会上的聪明人,有天分的孩子,都会本能的向往这种生活,而不会想去工厂里面干活。

    一旦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到一个阶段,工业衰退就已经无法完全避免了,

    朱简烜一直致力于控制通货膨胀,控制贫富差距,关键是要推动工业建设,规避工业衰退的。

    所以朱简烜早就放宽了服装限制,除了朝廷官方的礼服、官服、制服之外,百姓可以随便穿自己喜欢的衣服。

    但却始终没有在建筑限制上松口。

    同时根据欧美地区的经验,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高层建筑只在工业大发展阶段,在快速城市化阶段受欢迎。

    在城市化基本完成,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人们就会倾向于追求郊区住宅了。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也就是二战结束之后,欧洲和美国主要大城市和新兴城市,都建设了大量的高层住宅楼。

    当时的欧美城市工地老照片,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中国城市照片加了个黑白滤镜。

    但是这种高层建筑只流行了三十年左右。

    建筑设施逐渐老化,维护成本高昂难以保持,居民成分也变的越来越复杂,让越来越多的居民逃离高层住宅楼。

    关键是二十世纪后期,欧美开始去工业化,大量的住宅楼开始废弃。

    这些废弃的住宅楼经常变成立体贫民窟,所以欧美各国地方政府就开始推动拆除这些高层住宅楼。

    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当时建设的大量高层楼房,基本只剩下城市中心区的高端写字楼,以及比较高端的公寓楼还在了。

    因为高端写字楼和高端公寓的居民更有钱,能够支付楼房的维护成本,楼房自然能够继续使用。

    中产阶层开始流行在郊区购买或者建设独立房屋,自行承担维护成本。

    神洲的社会结构与欧美完全不同,本来就没有欧美概念上的贫民窟,普通高层住宅楼应该也不会变成立体贫民窟。

    较为密集的高层住宅能够集中大量的人口,本来是最适合工业社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