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旗鱼

    十九、旗鱼 (第2/3页)

雷攻击机的特点,专门对鱼雷的外形以及尾翼进行了优化,还加装了377所最新开发的横滚稳定器,所以新鱼雷的发射条件大为放宽。”程知礼自豪地介绍道。“目前经过测试,‘旗鱼’在从730米高度以760公里/小时的高速投射仍然能够保持很高的有效率,大超过老式的‘虎鱼C’,后者的最大高度限制为30米,最大速度限制为200公里/小时。”

    “730米,760公里/小时?这个数据是结果反复试验确定的吗?”李明锴之前查过资料,他当然知道这个数字对航空鱼雷意味着什么。对舰载鱼雷攻击机来说,更高的投雷速度和高度,他们需要承受的防空火力强度和时间将大大降低,但是同时对鱼雷的要求将大大增加。

    与普通鱼雷不同,航空鱼雷是从高速飞行的飞机上发射的,通常要从数十米乃至上百米的空中投入海中,不仅要考虑鱼雷在水中的运行状态,还要兼顾在空中的飞行姿态,而且在入水的瞬间要承受猛烈的冲击力,受惯性和重力的双重影响,投射高度越高,入水速度越大,要承受水压和入水冲击也会更大,对于鱼雷的坚固的结构强度和更有效的姿态控制能力相应就会大大提升。这也是为什么“虎鱼C”有着严格的投射高度和速度限制的原因。

    “当然,这是711所反复数千次试验后确定的数据,实际上他们甚至做过2000米高空的投雷试验,5次投下后有4次鱼雷都能够正常启动。”程知礼骄傲地回答道。

    “抱歉,我听到这么漂亮的数据后过于激动了。”李明锴为自己贸然的质疑解释了一下,根据他前世的知识,航空鱼雷的不靠谱是美国海军在二战初期战寥寥的原因之一,现在如果帝国海航有了这么一款先进的航空鱼雷,自然是如虎添翼了。

    在做完了介绍后,就是实弹测试了。几人登上设在湖边的观察平台,而在湖中心,一艘驳船已经停泊在那里了。几分钟后,一阵发动机的嗡嗡声从空中传来,李明锴拿起望远镜循声望去,是四架海军标准涂装的ST-2“苍鹭”式鱼雷攻击机,仔细辨认下,可以看到“苍鹭”的机腹下,以半埋方式悬挂着一枚银色的雪茄型物体,正是这次需要试验的Y14型“旗鱼”航空鱼雷。

    只见四架“苍鹭”在驳船的上空盘旋了几圈之后,其中率先离队,向驳船的侧舷飞去,不同于李明锴之前在“神农”号训练时见到低空低速投雷的方式,这架“苍鹭”以30度的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