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2章.给死人画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0012章.给死人画画 (第1/3页)

    “将军,出事了,出大事了!”

    一名看守城门的士兵,慌慌张张闯进了将军府,没来得及通报家丁。

    也许,他并不知道昨晚这里发生了什么。

    俗话说,春宵一夜值千金。

    光阴似箭,很快就过了一夜。

    老新郎官张怀德和那位铁勒公主折腾了大半宿,才沉沉睡去。

    可是,还没睡多大一会儿,张怀德就被家丁吵醒。

    原来他们拦下了那名守城士兵,并从他口中了解到出了事。

    “吵什么吵?信不信老子抽你几鞭!扒你的狗皮!”

    张怀德嘴上发狠,心里却清楚这些家丁应该知道自己的生活习性。

    从不敢早上打搅他的家丁们如此这般,应的确是发生了大事。

    他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早上尽量不要打搅自己。

    因为,他是个爱睡懒觉之人。

    张怀德伸了个长长的懒腰,看了看旁边的公主新娘,还处在沉沉的睡眠之中。

    也不知道,她到底是在做的好梦,还是在做噩梦?

    雄性激素上头的张怀德,轻轻摸了摸公主的头发,正准备再来一次,而公主却翻了个身,背对着自己。

    张怀德见状,满意地笑了笑。

    然后,小心翼翼披上衣服,来到门外。

    “在哪里?带我去看看!”

    “在城门外,有……有人死了。”

    “有人死了?你他妈的还找老子,这有啥奇怪的?这年月别的不多见,就是死人见得多,少见多怪!”

    张怀德说的也是实情,这附近有很多乱葬岗,也有很多长安城居民的墓地。

    通常那些流民死之后,被扔到乱葬岗就地掩埋。

    作为他这种职业军阀,死人对他来讲的确不是新鲜事。

    “不是,将军,死的不是别的!”

    “那死的是谁呢?难道是你爹?”

    家丁被他一阵斥责,脸都绿了。

    不过,这可是自己主人,再怎么说也要忍忍。

    “死的是……”

    家丁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不出话,指了指天上。

    张怀德一听,心里暗暗叫苦,连忙折返回去从床上把官服拿起胡乱穿上。

    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的确是捅了天了。

    竖起指头,很显然指的应该是从关中都城长安来的人。

    如果只是田舍汉或者是农民,死了就死了,没什么好说的。

    可是如果是个公差,驿卒之类的,顶多也只是掏点官银把他埋了,这就叫做破财免灾。

    最为担心的情况是,如果是皇亲国戚路过此地,因为种种原因出现死伤。

    恐怕就不是破财免灾能搞定的事了。

    他在朝堂之上并没有太多后台,只有个当红的王公公和他算得上是好朋友。

    因为他们彼此是同乡,而且以前也曾打过几次交道。

    但是王公公毕竟是阉党,是不能随意干涉朝政的。

    难道是?

    他想也不敢想,穿好衣服就出门,连娇妻也没来得及告别。

    两腿有点发软,他已经很久没出门了,就连骑马也觉得有些不习惯。

    作为一名武将,他觉得自己是不称职的。

    等到他们一行赶到城门外之时,已经围了一圈农民,还有看守城门的士兵。

    农民或田舍汉,在唐朝都是骂人的话。

    士兵们揪住农民,在大声地呵斥着什么。

    “快说!快说!这些人是怎么死的?”

    “军爷,我真不知道!”

    “我要是知道,一定会告诉你们的!”

    “我只是出来打点柴烧!”

    “军爷,我真不知道!”

    看来,什么都问不出。

    “打!给老子往死里打!”

    士兵将那些可怜的农民踹翻在地,然后拿着木棒没头没脑的打下去。

    只听到一阵乱叫,农民苦苦哀求道:“军爷,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知道,我真不知道!”

    旁边暂时没挨打的农民,哪里敢给他们求情。

    一个个吓得浑身直打哆嗦,跑也不敢跑,叫也不敢叫。

    张怀德一见,连忙呵斥道:“住手!”

    守城卫兵看到将军来了,吓得屁滚尿流,这才收住棍棒。

    再看可怜倒霉的农民,已被打得皮开肉绽,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

    张怀德的肺都要气炸了,因为这些卫兵打人,最后还是要他这个最高长官承担责任。

    “谁叫你们动用私刑的?”

    “将军,我们也不想!是这些刁……”

    “刁你妈个头,刁民,这乃是我大唐的子民!你居然敢叫他们刁民!也不知道你们这些乌龟王八蛋,在背地里叫嚣什么?”

    张怀德也算得上是个官场老油子了,这些年他也学会了演戏。

    至少他这么说,这些挨了打的农民心里会好受一些。

    说不定,会把他当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会对他感恩戴德的。

    “将军,我们哪敢?”

    行凶的卫兵果然认怂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么做肯定没好果子吃的。

    “你还敢?”

    张怀德在一次无意之中,听到他的手下偷偷唤他张缺德。

    他的儿子张怀水,则是张坏水。

    可真是把他气坏了,他把那名找死的手下也给狠狠揍了一顿。

    然后,赶出散关,永不进关。

    自此之后,手下人再也不敢随随便便开他的玩笑了。

    因为,这玩笑开不得。

    开起来会要人命的!

    看到人被打晕,张怀德吩咐道:“还不快把人弄醒?”

    这些士兵平时也是在老百姓面前耍横耍惯了,动不动就要打人。

    可是,士兵们折腾了一阵,却无法弄醒一个。

    这才知道,闯大祸了。

    别以为打死农民不负责任,唐法中照样有死刑!

    张怀德一看,也是非常着急,他连忙蹲下身来,摸了摸这些人的脉搏和瞳孔。

    直到确认他们只是晕死过去之后,才缓缓放下心来。

    在这散关,偶尔会有些江湖郎中经过,但是也只是偶尔而已。

    真正需要的时候,就找不到人了。

    “阿爷,我有草药!”

    “阿爷,我有药丸!”

    这时,赵勇和张小斐两人及时赶到。

    张小斐的背后,背了一只药葫芦,看上去是刚刚穿越到此地的打扮。

    原来城外的喧哗之声,也把他们给惊动了。

    他们两个其实也是通宵没睡,因为彼此之间挤在一张床上,根本就没办法睡着。

    这对于他们两个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因此天刚蒙蒙亮,他们两个急急忙忙就起床,洗了把脸。

    然后,尴尬的坐在卧房,有一阵没一阵的尬聊着。

    很显然,他们应该是听到家丁们的吵闹声。

    这才急匆匆赶了过来,一来就见到了这一幕。

    本来,第二天大早,他们按照规矩要给张怀德他们请安的。

    这请安,恐怕除了他张怀德,还有大娘,二娘,直到十几个娘。

    真是太搞笑了。

    当然,在他们前世,没有请安的习惯,也就在这里这么繁琐。

    是不是社会越来越退步了呢?

    据史料记载,清代乾隆皇帝,就有很多次给他母后请安的记载。

    当然,人家是皇帝,请安是件很大的事。

    平时,普通老百姓,就不需要这么多繁文缛节了。

    由此可见,唐朝从某些方面来讲,是一个充斥着礼仪的社会。

    而另外一个方面,却是无比野蛮。

    就像眼前的守城卫兵打人事件!

    除了打人,他们其实也很贪财。

    赵勇在闯关的时候,就损失了几个铜板。

    “将军,还有人死了,那我们该怎么办?”

    一名刚挨了骂的士兵问张怀德。

    他的言外之意,碰又碰不得,摸又摸不得。

    甚至连骂都不允许,那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张怀德原本以为,士兵给他报告是城门口发生斗殴事件。

    弄了半天,原来有人死了。

    当下,必须要尽快处理死亡现场。

    在仵作的协助之下,把整个现场翻个底朝天,然后做好善后记录。

    即使上级或是朝廷追责下来,也有个交代。

    “把我带到现场看看!”

    士兵恍然大悟,这才把张怀德一行引到十几步开外干涸的沟里。

    这条沟的本是护城河,但其实并没发挥护城河的作用。

    城里城外的人,反而把这里当成垃圾倒放处。

    远远的就会闻到一股难以忍受的臭嗖嗖的味道,那味道几乎让人窒息。

    因此,一般有什么事,大家都不愿意经过这里。

    他们很快就发现那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个身穿黑色官衣的人,一看就是驿卒的打扮。

    看到这里,张怀德一颗紧绷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只要不是皇亲国戚,那么问题都不大。

    实在不行就花点官银,把后事给他们办得风风光光就行了。

    现场,一名家丁充当临时仵作,在检查现场遗留。

    只见一辆马车,早已经粉身碎骨,只剩下轮子是完整的。

    在马车的旁边全是死尸,乱七八糟地洒落一地。

    张怀德感到有些好奇,这十几个人怎么只有一辆马车?

    要知道一辆马车只能够乘坐两三个人,而且这些都是五大三粗的驿卒。

    难道还有其他的车辆通行不成?

    或者说其他车辆的成员和这辆马车发生了冲撞,甚至发生斗殴出现死亡事件。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接下来,仵作给了他一样东西,从外表上看是个邮包。

    张怀德查看了一番,心道不好。

    原来这车还真是从朝廷出发的。

    因为这车的式样,确实是传令车。

    传令车的内部,有几本敕令。

    在唐朝,对外传播圣旨,不一定是由太监去做的。

    而是有专门传达圣旨的部门。

    当然这时,所谓的圣旨,也不叫圣旨,也可能是敕令,也可能是手谕。

    最正式的是圣旨,然后是敕令,然后是手谕。

    皇帝权力虽大,但在唐朝的时候,皇朝皇帝是没有资格自己写的。

    或者是,皇帝只能让自己身边的人写圣旨。

    说得偏激一点,就是圣旨和皇帝本人关系不大。

    一份圣旨或者是上谕的出台程序,通常是由中书省的中书舍人根据某件重大事件,各自写出一道所谓的初稿。

    中书舍人写好之后,自己的最高领导中书令或者是中书侍郎把这些初稿进行比对。

    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