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淳安县的一些情况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一章:淳安县的一些情况 (第1/3页)

    淳安位于浙江西北部,地邻歙县、黄山,因此这地界四面环山、地貌呈盆地状态,新安江几乎贯通了整个淳安。

    因而,交通不便和漕运发达这两个略显矛盾的状况同时集中在了淳安身上。

    对于靠耕种为生的百姓来说,淳安是贫困的,对于守着码头,靠水吃水或者跟运司衙门跑船做工的漕力汉子来说,淳安又是福地。

    淳安的经济支柱基本来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传统的农耕业,占比大概在五成。

    第二就是漕运,漕运业占了淳安三成。

    最后两成便是淳安当地的蚕农,他们搞了家庭作坊,弄上一架织机便可解决温饱问题,这算是淳安的手工织造业。

    陆远这些天也看过淳安县衙的账册,去年也就是嘉靖二十五年,淳安县衙的税赋为粮一万九千四百石、布两千六百二十匹、银五千九百两。

    统算下来大概折银为两万一千两。

    这还没有算漕运。

    因为漕运的税不在淳安县衙,而是在运司衙门,也就是在省里。

    不然的话,大概可以收到两万七八千的样子。

    富县。

    毫无疑问的富县。

    两万一千两只是明面上的财政收入,这钱是要押送国库的,别忘了,淳安县上上下下还有一千七百多名衙差、杂役和义勇要吃饭呢。

    这些人的钱朝廷可不发,全靠着淳安县自行解决这笔财政支出。

    因此什么进城钱、摆摊钱、开门钱就都冒出来了。

    乡下的百姓进城要交钱,一個人头十文钱。

    摆摊卖东西要交钱,一个摊位一天十文钱。

    商铺开门做买卖,一天要交二十文钱。

    除了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以外,还有报官钱。

    打架斗殴、房屋失火、偷鸡摸狗、邻里纠纷,甭管什么原因吧,只要惊动了官府或者说被巡城的衙差发现,哪怕衙门没‘帮’什么忙,只要出了现场就要收钱。

    一次五十文,概不还价。

    因此靠着这些,淳安县衙每年的隐性收入便高达三万两。

    三班衙差每年发四身衣服、八两银子。

    杂役每年发两身衣服、五两银子。

    义勇每人发一套布甲和兵器、每年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