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头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百四十九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头 (第1/3页)

    四月十九日。

    按照礼制,李隆基在长安城外进行浩大的祭祀。

    祭坛的周围,插满树枝,摆上石块。

    由羽林郎在台侧执旗。

    李隆基登台焚香祷告!

    此祭祀主为山川之神和道路之神,以祈祷田猎时顺顺利利。

    此次参加田猎的禁军,除了已经出发的一部分龙武卫、羽林卫以外,还包括左右武卫,左右千牛卫,左右领军卫。

    共十万禁军士兵。

    好在咸阳原距离较近,田猎时间,包括行程只有七日。

    大军携带少量粮食足矣。

    田猎,可不单单是打猎那么简单,还兼带阅兵。

    对大唐皇帝而言,狩猎已失去原始的荒蛮、强悍与血腥杀戮带来的愉悦感,更有仪式的田猎,才能展现一代帝王的胸襟。

    周代田猎按季度进行,称为“四时畋猎”,每季度举行的时间都在季度的中月。周代的四时田猎也各有名目,分别称为“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但大唐开国以来,国力虽盛,不可能每个季度都举行,五大军礼上规定是每年一次。

    田猎承载着皇帝的意志,一般还要看皇帝的心情。

    这个时代,战争已经远离周礼。

    但皇帝还是希望田猎能遵守礼节,使朝野好评。

    祭祀完毕后,皇帝的车架在上千名龙武卫和上千名羽林卫的拱卫下,前往咸阳原。

    共有一千多名宫女、宦官、乐工跟随。

    刚被封为贵妃的杨玉环自然被李隆基带在身边。

    杨家三姐妹在禁军演武、围猎结束后,允许参加狩猎队伍。

    其他的文武百官,随圣人车驾后行。

    同时,五品以上职事官,也带着家人和子女跟随。

    前后各有南衙禁军开道。

    李瑄随从其间,他的父亲李适之没有来。

    只是和他大兄李霅、四兄李季卿随行,李玉莹也跑过来凑热闹。

    五兄作为羽林郎,在李隆基的车驾边护卫。

    狩猎的位置距离长安近一百五十里。

    离阅兵的位置,只有不到百里。

    “七郎,此次阅兵围猎后的自由狩猎,你一定要帮助圣人获得第一!”

    骑马而行的时候,李霅与李瑄闲聊。

    “尽力而为!”

    对此李瑄只是笑一声。

    不出意外,圣人必定是第一,即便不是第一,也该是第一!

    诸大臣的车马内,所携带物品自给自足。

    如果饿了,就停下自己野炊,就食。

    像李玉莹他们,与宋国公府内的家属一样。

    他们行进到下午的时候,听说前方圣人的车驾停下,要安营扎寨。

    这一刻,所有的权贵车队,都停止步伐。

    他们携带五花八门的食物、酒茶,在旷野上搭建起帐篷。

    李瑄将自家的帐篷选择在一处空旷的半坡。

    由亲卫帮助搭建。

    “大将军,圣人请您过去!”

    在李瑄准备为家人准备食物的时候,一名宦官骑马过来通知李瑄。

    “我会立即前去!”

    李瑄有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向李霅说一声后,骑着汗血宝马来到李隆基的车驾前。

    短短半个时辰,周围已经围起鹿角栅栏。

    栅栏内外,是羽林卫和龙武卫在搭建军营。

    计划明天中午的时候到来指定地方,诸军布置。

    后天开始阅兵!

    一座豪华的大帐,正在缓缓拉起来。

    此大帐像是一座宫殿一样,外饰以锦,满是金玉流苏。

    里面的景象不用说,一定富丽堂皇。

    许多宦官正携带着黄金打造的生活用具,等着大帐搭建起来后入内布置。

    李隆基正在临时搭建的靶场上,试射箭矢。

    李隆基好猎,箭术一直未曾落下。

    虽无法做到百步穿杨,但在三五十步内,总能射到靶子。

    “圣人您的箭术当为天下第一,臣等望尘莫及……”

    李隆基连射中几个靶子后,安禄山在一旁拍马屁。

    李林甫和韦坚也在身边,但他们没有和安禄山一样没节操。

    安禄山的表情、动作,他们也学不来。

    “禄山,真正天下第一的箭术来了!”

    李隆基将弓箭放回宦官手中。

    身为帝王,他乐意听臣下夸赞他的箭术。

    但他见过箭术无双的人太多,禁军中都有不少。

    “拜见圣人!”

    李瑄到来后,向李隆基一拜。

    “七郎,行军近一日,叫你来是准备陪宴就食。”

    李隆基挥手叫李瑄来到身边,并道:“让禄山看看什么是百步穿杨的箭术!”

    “遵命!”

    李瑄拜谢,能在这個时候陪宴,都是心腹重臣。

    宦官将弓和箭递到李瑄身边。

    “咻咻咻!”

    李瑄就站在李隆基刚才站立的位置前方,他一连射出十箭,箭箭命中靶心。

    每一箭的间隔,不会超过一个呼吸。

    “好箭术!”

    李隆基鼓掌赞道。

    周围的安禄山、李林甫等大臣,不得不鼓掌附和。

    李瑄故意向前一步,既证明自己的箭术高超,又给李隆基尊重。

    这样的臣子,谁不喜爱呢!

    “等会吐蕃中贡论末结桑东则布求见,就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