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辩论

    第二百七十一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辩论 (第3/3页)

不过大臣们来不及深思,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李林甫。

    此时李林甫被气得七窍生烟,他的胸口剧烈起伏,险些一口老血喷出。

    小贼平时在中书门下堂蛮横就算了,今竟然在朝堂上当众羞辱他。

    他用可怜兮兮的目光看着李隆基,毕竟李隆基认同“野无遗贤”,当时还很开心。

    “朕听闻如今科举之中,诸多考生与考官之间似有千丝万缕之关联,依行卷之名,行贿赂之事屡禁不止,朕以为这糊名之法和誊录之法或可一试,以求得真正贤才良士,为我大唐所用。若此法能使有才之士不被埋没,公正公平取士,那便是我朝之幸事。”

    李隆基刻意回避李林甫的眼神,他向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又问诸大臣:“诸卿有什么看法?”

    圣人这么一说,文武大臣顿时明白了。

    原来李瑄早就与圣人通过气。

    这一唱一和,谁都能看出来。

    看李林甫一脸懵逼的样子,应还被蒙在鼓里。

    堂堂首席宰相,有些窝囊啊!

    就像最近流传出的俗语一样:执政事笔非首席,诸葛亮剑真宰相。

    颁布新的策令,从来都是首席宰相主持,如今却被李瑄一手把持!

    如果李瑄不搞新法,好好的与公卿大臣和谐相处,李林甫根本无法与李瑄相斗。

    “陛下圣明,臣以为糊名之法和誊录之法甚好。若不糊名,考官会因考生之出身、背景、亲疏而有所偏私,如此一来,诸多寒门贤能便永无出头之日,长此以往,于国之根基不利。且如今已有实例,昔御史中丞张倚的儿子张奭殿试‘曳白’,若是科举糊名,断然不会出现此贻笑大方的事情。”

    宰相裴宽仅仅在一个呼吸后,就出班向众大臣说道。

    好家伙!

    他也一定知道科举糊名的事情。

    李瑄在私底下劝说李隆基和裴宽,矛头直指李林甫。

    “陛下,我大唐开科取士乃是为国家选拔栋梁,当今已有一些于朝廷不利的风向,如果因为一些不光彩的事情而让真正的人才流失,那是我等之罪过。糊名和誊录可以让考官只看试卷之优劣,不被其他因素干扰,是保证公平的良策,让那些妄图走捷径的考生也断了念想,一心研学诗文策论,更有助于增长风气。”

    秘书监吴兢也站出来说道。

    此时吴兢帽子下的鬓角尽是华发,身形瘦弱,留着长长的白须。

    吴兢已经是年近八旬的人了。

    他是大唐最渊博的史学家,最学问的人之一,因犯颜直谏而著称。

    名传千古的《贞观政要》就是出自他手。

    本来吴兢被贬为邺郡太守,但在李瑄的建议下,李适之又将吴兢调回。

    在贺知章卸任秘书监后,由吴兢这个德高望重的老臣继任。

    其实吴兢提前未知晓,但作为天后朝就存在的老臣,一直认为糊名制有利于良性循化。

    所以他第一时间同意科举糊名。

    皇帝、宰相、老臣都有同意,对李瑄的形势一片大好。

    李林甫又气又急,他立刻示意忠于他的大臣出班辩解。

    “启奏陛下,臣以为糊名之法不可取。科举选才,当是全面考察,若仅以一场考试一篇文章在糊名之下判断,那如何知晓此考生平日之品德、操行,若选出来的尽是些有才无德之人,将来为官一方,岂不是祸乱百姓,我大唐亦会陷入危局。”

    工部侍郎陈希烈硬着头皮出列反对道。

    他还是老生常谈的话,把德才兼备挂在嘴边。

    “难道德行要到贡院考试时才查明吗?在报名之前,就应该调查此考生德行。而且陈尚书所言实属危言耸听,难道进士及第,明经及第,就没有贪官污吏了吗?”

    李瑄驳斥陈希烈道,认为陈希烈之言不足为依据。

    “启奏陛下,糊名之后,考官阅卷犹如盲人摸象,全然不知考生之来历,若此前有大才早已闻名遐迩,却因糊名而错失,那我朝岂不是错失真正贤能。再者说,若有士族精心培养的大才,因糊名与那普通学子一同竞争,对他们士族而言也是不公啊。”

    礼部侍郎李岩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辩解。

    他这种歪理,竟然让许多大臣窃语认同。

    “亦是荒谬之论。真正的大才,如果通过考察难道不能直接举荐为官吗?像之前我为朝廷举荐的高适、杨绾,他们有才,朝廷亦可任用。再说士族培养人才的言论,如果真是大才,会不被录取吗?锥处囊中,其末立见,在陛下的英明神武下,难道还能漏过管仲、萧何吗?”

    李瑄亦不认同李岩的话。

    他用司马迁的锥处囊中,其末立见来说明是金子总会发光。

    不要总搞一些歪门邪道。

    “启奏陛下……天后朝出现糊名,早已取消,说明糊名制是不可取的,请陛下三思。”

    刑部侍郎萧隐之也出列说道。

    他们还想依靠李林甫的权势,对付李瑄。不能让李林甫孤军作战,失去信念。

    不过萧隐之不打算和李瑄辩,他只是请求李隆基。

    因为李瑄的嘴太厉害,动不动损人、怼人,引经据典。

    并且总是站在道义之上。

    这样的套路,大臣们从未见过,只能避其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