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大食突围,安西陌刀与河陇陌刀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百二十章 大食突围,安西陌刀与河陇陌刀 (第1/3页)“李帅慧眼,小人确实是伏波将军的后代。”
马璘拱手说道,他以为李瑄是随意一猜。
众所周知,扶风马氏是马援的后代。
马氏出扶风,很容易让人猜测。
马璘已从军数年,可依旧难建新功。
安西的猛将太多,有的时候,不单单要看能力,普通士兵更要看机会,甚至运气。
马璘勇力非凡,但他更有韬略,渴望用自己的兵法和计策建功,而非在战场上,寻求那一时的勇敢。
他听说李帅提拔人材,不论出身,不分贵贱,唯能力和功劳而提拔。
河西陇右那些天下皆知,被封为大将军的将领,多因李瑄的器重而名动。
所以,马璘在此战中找到机会,于一次巡逻中,在西面遇到一队同样巡视地形的大食骑兵,由一名大食猛将带队。
即便大食有上百骑,即便他的队伍心中底气不足,马璘也没有畏惧。
他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只是两个回合,就将其刺下马,麾下大呼跟随,斩杀数十骑,其余大食骑兵,望风而逃。
而他也终于等到了见李瑄的机会。
“马革裹尸,是我们将领的归宿。看你眉宇间有一股气势,就知你绝非一般……”
“我军现在与大食交战,致胜的关键是什么?”
李瑄说着,准备考验一下马璘。
他知道马璘的才干,但他有一套自己的流程,哪怕是提拔。
历史上,马璘、李晟、浑瑊,皆为异姓王,是中唐最英勇善战的三大名将。
安史之乱后,大唐还能保全,马璘、李晟、浑瑊,功不可没。
他要成就大事,必须要将这三位此时还年轻的将领收于囊中。
这样既能保证以后不会青黄不接,又能捍卫他的谋划。
“回李帅,战斗至此,我军只要不犯下大忌,已经必胜。大食在进入碎叶水以后,在不明碎叶城的状况下,强攻碎叶城,导致出师受挫;又在我军到达时,不主动出击,已经丢失士气。他们的战马已经没有草料,士卒还要挖草根给战马吃,这样战马越来越瘦弱,士兵越来越没士气。哪怕他们的战马吃粮食,士兵吃肉,最后一搏,也不会再有胜算。”
马璘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细细思索后,向李瑄回答道。
“那你认为大食联军会最后一搏吗?”
李瑄又问马璘。
“回李帅,大食的主帅一定会最后一搏,自古以来,优柔寡断的将领很多。但没有人会真正坐以待毙。大食还有七八万人,历史上绝境中爆发而以少胜强者比比皆是。”
马璘笃定道,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说的不错,此时大食联军已经穷途末路,他们会在还有力量的时候,殊死一搏。”
李瑄点了点头,又问马璘关键:“我大唐联军在东西南北,皆有分布。大食的主将一定会以撤退为主,他是不是会向西撤退?”
“不一定!西面是龟兹、瀚海等安西、北庭的精锐,大食联军一直派骑兵巡视,除了防备以外,还在试探我军四面的战斗力。他们知晓安西北庭军的强大,不敢轻易突袭西面。北面的葛逻禄来去如风,是纯粹的轻骑,大食联军步兵居多,他们也不敢进攻葛逻禄。小人认为大食联军会将兵马用到南面,去进攻安西诸国联军。”
马璘向李瑄回答道。
“依据呢?”
李瑄饶有兴致地问。
“李帅您留安西诸国联军在南,并不设精锐骑兵守卫,是故意留下破绽,使大食主将上当。”马璘回答道,点名李瑄的意图。
“你不但勇猛,还有才干啊!不过大食联军的失败已经注定,我大唐有骑兵十万,不论大食从哪里突围,都会被我军追上,他们注定负隅顽抗。”
李瑄对马璘的回答很满意。
即使齐雅德·伊本·萨里知道南面设伏,也会尝试突围。
因为那是大食联军唯一的机会!
“李帅英明!”
百闻不如一见,马璘非常佩服李瑄的统帅和神勇。
“大食呼罗珊地区的总督,已经多次派遣传令兵进入安西,试图向大食联军传递信件,但皆被我军截获。我本想围点打援,再吸引一些大食军队入安西拯救齐雅德·伊本·萨里,但呼罗珊总督很果决,让齐雅德·伊本·萨里用尽办法撤回葱领西。”
“大食的东扩会以失败而告终,我们同样隔着葱领与雷山,我大唐想将影响力施加到雷翥海,会不会也铩羽而归?”
李瑄趁此时机,又向马璘询问军事。
李瑄与来往粟特商人交流,凡是能沟通两地的道路,都被大唐设伏。
一只蚊子,都不要想飞入安西。
大唐的探子已经抓住数以百计的大食传令兵,截获不少信件。
呼罗珊总督和历史上一样当机立断。
历史上呼罗珊总督在怛罗斯大胜以后权衡力量,放弃立刻进攻大唐。
而此时的呼罗珊总督,得知入安西的大食联军,被十万以上骑兵、步兵围堵以后,没有派人去救援。
因为翻山越岭的救援,会出现更多不可控因素。
呼罗珊总督只是在俱兰城、阿史不来城一带设重兵接应。
向齐雅德·伊本·萨里传递尽力突围的信件。
呼罗珊总督检讨自己犯下兵家大忌,大唐与大食,谁翻山越岭,谁就会丧失巨大优势。
哪怕他们想向安西运输粮草辎重,很轻易进入大唐的囊中。
与此同时,呼罗珊总督向哈里发艾布·阿拔斯求援,请求大食其他行省的兵马,能向河中聚集。
如果齐雅德·伊本·萨里失利,大唐一定会西进河中。
届时,他们要在河中战胜大唐,重振大食的威名。
“从兵法上言,大唐若翻山越岭,去河中与大食对决,战败的风险更大。因为大食的中枢靠近西域,能迅速调兵遣将。而我大唐的长安洛阳在万里之外,我们只能动用安西、北庭都护府的力量。”
马璘了解过大食的地图,大食的呼罗珊地区,紧挨着河中。
他只论兵法,确实是大食在河中比大唐更有优势。
也暗示着大唐出兵河中,有可能铩羽而归。
和苏定方那个时代不同,此时的大食,看中了河中,他们把将河中纳入自己的版图,视为战略。
大食呼罗珊地区的实力或许有限,但大食二十四个行省,兵强马壮。
留一部分清剿余孽,留一部分对抗拜占庭帝国,一定可以重调大量兵马。
此战也会让大食意识到千里行军的不易,大唐如法炮制,他们必然会全力抵抗。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古往今来,也有无数战斗,看似是硬仗,但在名将的指挥下,却是摧枯拉朽。我奉圣人之命,大唐一定要收复河中,在雷翥海建立守捉。河中地区对黑衣大食很重要,他们一定会阻拦我军进入。”
李瑄坚持自己的意见。
他只有进入河中,长驻河中,才能向李隆基要来更多的绢钱,得到更大的支持。
用以凝聚军心,彻底使安西、北庭、河中这三个大区域的国家心服他。
“小人猜测李帅一旦进入河中,会主动出击。但李帅一定要集结安西北庭之力,全力以赴,可令河中诸国策应,征调粮草。再打通千泉古道,将安西的粮食和肉食,源源不断地送入河中。如此将士用心用命,粮草无缺,方可胜算。”
马璘也听出大唐西进是必然的,有圣人的旨意。
但马璘相信,李瑄一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