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与李隆基同龙辇入长安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与李隆基同龙辇入长安 (第2/3页)

    “噗嗤!”

    李瑄抽出标枪,掷向燕军弓箭手,一标枪洞穿他的心脏。

    致使其他人不敢放箭。

    “把他冲下去!”

    曹将军身体一缩,又令亲卫居高临下出击,但言语已经在颤抖。

    亲卫不得不听从命令,驰马向半坡的李瑄而去。

    李瑄于半坡独舞马槊,连斩数骑,天策卫斩其剩余。

    曹将军面无血色,孤身寡人,纵下高坡,咬牙想从另一侧杀出生路。

    但李瑄到坡顶以后,顺着曹将军逃跑的方向,顺风而下。

    战马轻捷如飞,顷刻间就到达曹将军身后。

    “啊……”

    曹将军害怕,他扔掉兵器,只用马鞭抽打战马的屁股。

    “咴……”

    战马不受重负,一声嘶鸣后,在半坡处摔倒。

    曹将军也从马上滚落。

    “噗嗤!”

    还未起身的曹将军,被李瑄一下刺到背上,喋血半坡。

    他瞪大眼睛,口溢鲜血,将军梦破灭。

    也带走他想烧毁长安的幻想。

    “呜呜……”

    燕军撤退的号角声越来越急促。

    军队在被突袭的时候,阵型散乱撤退,必定会使阵型更乱。

    经过几轮冲击后,燕军的骄纵和自信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难得率领五百铁骑,也杀到燕军的后方。

    燕军诸部诸军,没有真正聚合的。

    原野上到处都是乱跑的战马。

    那些没有骑上马的燕军士卒,多已死在唐军的兵刃之下。

    当然,一部分燕军都觉得很憋屈,他们毫无准备下,唐军神兵天降,这是胜之不武。

    如果拉开阵势,真刀真枪地打斗,胜负犹未可知。

    但现在想什么都没用,只能尽快逃命。

    七零八落的燕军骑兵,如果跑得慢一步,就会死于唐军横刀之下。

    “传令裴将军和薛将军组织轻骑阵形,以百人队,追击叛军。”

    李瑄站在半坡,看到周围已经没有叛军,向亲卫吩咐道。

    叛军在撤回的时候,一定会破坏关中,劫掠乡里。

    李瑄要尽可能将叛军杀死,就算不能全杀,也要亲眼看着他们逃回潼关。

    他麾下近九万西域铁骑,已经进入京兆地区,不日就能到达长安,他不怕潼关的叛军倾巢而出,与他决战。

    另外,第三批的陇右、河西步兵、骑兵,即将到达陇西。

    李瑄的援兵非常充足。

    休息片刻后,李瑄将汗血宝马的马甲去下,自己也脱去一副盔甲,带着亲卫进行追击。

    天策卫轻骑,皆善骑善射。

    天微微亮,天策卫的弓箭派上用场。

    燕云骑兵和诸胡轻骑本也善射,但在追击过程中,他们丢盔弃甲,战意全无。

    唐军斩敌数千,他们人数已经少于唐军,无法展开反击。

    李瑄追上一队后,弯弓搭箭,叛军无不应弦而倒。

    唐军的备用马虽在咸阳,但李瑄的战马明显比燕军战马更强,无论是速度还是耐力。

    高强度的追击,使许多战马累瘫在地,成为待宰的羔羊。

    起初安守忠还能掌控一些撤退的燕军骑兵,到后来大多数与他失去联系。

    队伍还不得不停下休息。

    又一天一夜后,靺鞨、室韦、同罗的首领,皆被唐军射死。

    通往潼关的官道上,到处是燕军的尸体和累瘫的战马。

    沿途的县令、华阴郡守得到李瑄的传令后,也开始组织县兵和常平新兵大加搜捕,防止漏网之鱼逃出官道区域,为祸一方。

    最终,安守忠和李日越仅仅带着数百骑逃回潼关。

    “是我辜负义父……”

    潼关之中,安守忠在关城上向东面拜道,无比悔恨自责的样子。

    安禄山起兵以后,一直将李瑄视为最大的敌人。

    声称谁打败李瑄将会封王。

    这场动乱到达今日,明面上是安禄山取代大唐神器,实际上是占据河北中原的安禄山,与占据河陇西域的李瑄的博弈。

    初战失败,虽然是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但会影响燕军势如破竹的士气。

    安守忠知道安禄山的残暴,还怕被责罚。

    “将军,此战失败不是您的过错。是崔光远这个小人,和李瑄小儿的阴险。陛下明事理,不会责怪您。”

    李日越向安守忠安慰道:“那李瑄亲率的一定是百战精兵,需要曳落河去应对。”

    “崔将军是否出发前往河东?”

    安守忠觉得李日越说得不错,但他还是准备去洛阳负荆请罪。

    现在潼关必须坚守,以免被李瑄攻破。

    “回将军,崔将军两日前就整军出发,现正在渡黄河。”

    潼关守将田乾真回道。

    他已经知道燕军被李瑄耍了,潼关现在只有五千守军,将要直面李瑄的兵锋,压力巨大。

    “快将此事禀告给崔将军,暂不能进攻河东诸郡,以扼守潼关为主要。”

    安守忠派人去通知崔乾佑,兹事体大。

    “遵命!”

    传令兵领命离开。

    短短几日后,燕军人心惶惶,再也不敢小瞧李瑄的兵马。

    特别是靺鞨、同罗、室韦等军因此而不满。

    他们帮助安禄山叛乱,需要有收获,这一下死了数千人,对他们这些部落已算伤筋动骨。

    好在安禄山派人赏赐,将这些部落安抚。

    没有完成洗劫长安,损失近万骑兵和大将曹将军,让安禄山暴怒。

    安禄山身体不好,一生气就发病,一发病就鞭打李猪儿等左右宦官。

    如果严庄、高尚等谋主运气不好在安禄山发病时觐见,免不了一顿毒打。

    又经过严庄的分析后,安禄山派遣文武双全的张通儒到潼关,并加大潼关的兵力,准备死守潼关,扼制李瑄东出之路。

    安禄山在等待回纥、吐蕃的动静。

    现在安禄山要全力发动南阳之战,令武令珣、田承嗣等大将确保占领南阳诸郡。

    待完成严庄的战略,集中人力物力,再与西出潼关扫灭李瑄。

    ……

    “王将军,我给你两千天策卫,守卫华阴,监视潼关。”

    几天时间,李瑄打扫完毕战场,离开华阴前向王难得嘱托道。

    等主力西域骑兵到来后,李瑄会直接让他们到达华阴,届时再将天策卫抽调回去。

    “末将不会辜负李帅所托。”

    王难得拱手道。

    虽然李瑄没有给予他官职,但他相信自己只要一心跟随,李帅不会亏待他。

    李瑄没有为麾下加官,是因为他现在本就没有官职。

    这次回长安,李瑄就会向李隆基讨要官职。

    又吩咐一些事宜后,李瑄带着剩下的天策卫回长安。

    到达新丰的时候,李瑄收到车神塞的信件。

    阿史那扶汶不负众望,截堵住李亨,按照他的密令,杀死李静忠和程元振,现正在归往长安的路上。

    这让李瑄松一口气。

    裴冕、杜鸿渐等拥护李亨的愿望失败,朔方军郭子仪、河东军李光弼哪怕忠于朝廷,也没有效忠的对象。

    郭子仪、李光弼不像是藩镇割据的人,特别是与李瑄关系不错的李光弼。

    李隆基的其他儿子,如永王李璘,虽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被任命为山南节度使。李璲在今年四月被认命为剑南节度使。

    然李璘、李璲还未前往山南、蜀地。

    再加上被李瑄在金城逮捕的李璬,李隆基的儿子一个不剩,全部在李瑄手中。

    野心者想拥戴的机会都没有。

    随便拥戴一个宗室为帝,和对李瑄口诛笔伐一样,并没有太大意义。

    四月下旬,李瑄押送着上千名叛军俘虏,绕过长安,回到咸阳,再次拜见李隆基。

    此时的李隆基拄着龙头拐杖,头发银白,连一丝黑色都没有。

    他的脸上皱纹纵横,无比颓废,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圣人,天水王凯旋归来拜见!”

    小宦官唯唯诺诺地跑到咸阳的一座豪宅中,向李隆基禀告道。

    这所宅院是咸阳最大的院落,现遍布十步一哨,五步一岗的士卒。

    但这些士卒并不是宿卫皇帝的禁军,而是李瑄的亲卫天策卫。

    一天十二时辰,不论什么时候都披坚执锐。

    “快…快让他进来。”

    在高力士的搀扶下,李隆基不顾天子礼仪,激动地跑出庭院。

    穿着盔甲,腰间佩戴着诸葛亮剑的李瑄出现。

    “七郎,快把玉环娘子还给我……”

    李瑄还未拜见,李隆基就急忙开口。

    这段时间,他度日如年。

    贵为天子,却没有尊严。

    不论他怎么呵斥这些天策卫,都不起作用。

    天策卫的统领罗兴,油盐不进。说什么也不让他见杨玉环。

    他已经急出病来了,再不见玉环娘子,他会死的。

    为看杨玉环一眼,李隆基站在庭院的最高处,但咸阳城不小,他也不知道杨玉环在哪一个院落。

    从日出到日落,只能徒叹。

    “启奏圣人,臣不负所望,将来犯长安的叛贼打败,此战共斩首八千,俘虏一千,我军伤亡甚微,俘获……”

    李瑄对李隆基的话置若罔闻,拱手以后,一字一句地向他禀告新丰之战的战报。

    “噔噔……”

    李隆基没有心思听战报,他快要急死了,用龙头拐杖敲地。

    “我要玉环,我要玉环!”

    “只要把玉环还给我,秦王、天策上将、尚书令,都封给你……”

    李瑄禀告完毕后,李隆基用低沉的声音喝道。

    “贵妃要在太真观思过,圣人不能相见,以免落人口实。”

    李瑄搪塞后,又一本正经地道:“天策上将和尚书令的官职,圣人必须封给我,这样臣才能收拾山河,澄清天下。”

    “你……你真是逆贼啊!权力都已经给你了,连这点要求都不能满足吗?”

    李隆基气急,指着李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