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政初见端倪,李适之回长安

    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政初见端倪,李适之回长安 (第2/3页)

,朝廷增设慈幼局,管全国慈幼堂,以及长安正在培养医师的济生堂,要系统化地进行医疗布局。

    增设统一管理全国粮仓,以及常平粮仓的粮食局。

    后面随着变革实施,会继续裁除旧部门,增加新部门。

    如果按照原来的路一直走下去,一百年,一千年,三省六部二十四司或许够了,但李瑄会勇于改变,步步为营。

    机构重叠、职能交叉、人浮于事不仅仅是使职差遣,还有六部与九寺之间的博弈。

    “秦王,此改制力度太大,短时间难以完成。”

    李岘完完整整看完文书后,向李瑄说道。

    之前裴遵庆更改官制,只是罢黜使职,还权六部。

    现在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改官制,挑战已经流行一百多年的三省六部。

    刚开始李岘想要否定李瑄大改官制,但随着李瑄的仔细阐述,他突然觉得李瑄说得有道理。

    他从字里行间,看出李瑄定义的盛世,与他所想象的盛世不一样。

    甚至连开元年间的盛况都不能比较。

    李岘不知道李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但娓娓道来的话,让李岘有一种信服感。

    他对李瑄的敬佩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有一种跃跃欲试要尝试的感觉。

    就像李瑄之前所说的一样,人要创造历史,而非陷入历史的循环。

    “我们还在壮年,有足够的时间去筹备,官制深入改革,势在必行。右仆射根据文书,秘密拟定可行方案,等局势彻底稳固,再召开会议。”

    李瑄觉得自己有的是时间,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诞生概念,慢慢筹备。

    在平定安禄山、史思明之前,李瑄暂时不会实施这样的政策。

    等精雕细刻,有完全的策略后,再开始施政。

    “下官明晓。”

    李岘在说话间,将文书收入怀中。

    “当前国家实施郡县制度,虽对中央权力加强,但弊端从生。现由朝廷垂直管理郡县,直接任免郡县长吏,但国家郡县太多,考核、任命等事宜无法面面俱到,影响大局发展。我计划在地方划分二十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任命长吏,行中书省事,称为‘行省’……”

    “行省下方为郡,郡下为县。形成中央、行省、郡县的基调。行高官吏可以任命官职,有财政权力,但不具备兵权。”

    “如此,可以彻底掩埋节镇制度,方便军制改革……”

    李瑄又向李岘提出行省制度,同样交给李岘一份文书。

    李岘双手接过文书,仔细观读,文书上详细记录行省制度的优势和可行性。

    行省制度,直接影响到后世的中国。

    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职权划分不同。

    大唐幅员辽阔,广袤无边,行省制具有权力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衙门,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从本质上讲,行省制度使中央集权到达巅峰。

    而行高官吏没有军权,四年一任,任期满调离。不可能拥兵自重,地方割据。

    同样的,行省的驻军为都督。都督没有财政权力,没有召兵买马的权力,也是四年轮换。

    更杜绝出现尾大不掉。

    二十四都督,分边军和内地军,两者互相轮换卫戍,严加训练,防止强枝弱干。

    同时,边军数量、战马、铁甲率,会高于地方。

    以地方行省为中枢,可以更好的分配地方财政来养兵,不需要千里迢迢运输粮草和钱财。

    如果遇到冲突,需要征伐,可以迅速从附近的行省调遣正规军。

    而更平坦的直道,是战时快速调遣的关键因素。

    今后尚书和宰相的升任,多会从政绩出众的行省长官调遣。

    不仅如此,行省还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当前大唐隶属的各部胡人太多,是民族融合的重要阶段,行省制度的研究和推出,对李瑄来说是必要的。

    如岭南、黔中等许多遥远的地方,中央永远也看不到,又不了解各族,想插手其中,鞭长莫及,设立数目有限的行省代替中书省,对其力所不及的地区进行管理,朝廷再从大局上对诸行省实施节制,大一统的大华夏,将会在这一刻定型。

    但是李岘听到李瑄的话后,面色一惊。

    不是因为行省制度,而是地方“行中书省事”。

    要知道,现在是尚书令当权,让地方行中书省事,那一定会是中书省当权。

    作为权臣,尚书令更符合李瑄把持朝政。

    而中书令,可供皇帝驱使。

    这证明李瑄迟早不会再担任尚书令。    当然,李岘也不认为李瑄会担任中书令。

    行省制度,一定是为再进一步准备啊!

    即便有这种心理准备,但身为宗室的李岘,心中还是有些惆怅。

    地方行中书省事,但李瑄要增设九部,明显不会削弱尚书省的权力。

    以后在不设尚书令的情况下,哪怕中书令重新变成首席宰相,但只要左右仆射拜相,就能制衡中书令。

    门下省的长吏侍中,也可以牵制两省。

    如果九部之中,再有一个尚书拜相,会制衡左右仆射。

    相权的力量会再次被削弱。

    “此为大变革,下官一时难测,请秦王给下官几日时间捋清行省制度的关健。”

    李岘心中暗叹一口气,他对地区“行中书省事”完全没有概念。

    自实施郡县制已经一千多年,这种崭新的制度,没有借鉴,只能试行。

    而且无法确定将哪些地区,归于行省。

    第一任行省的长吏一定要有杰出的才干,统筹大局。

    “不必着急,短时间内无法实施行省制度,右仆射可在闲暇之余,慢慢解读。”

    “不要害怕失败,我们一起承担责任。”

    李瑄缓缓向李岘说道。

    布局行省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也需要战争结束后进行。

    先让李岘这个宰相心中有底,接下来还会找其他心腹商议,给出意见。

    他总结经验出的行省制度,肯定有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因素。

    “如果策令不成,下官会辞相谢罪!”

    李岘从座位上起身,向李瑄一拜。

    他知道李瑄还有许多策令都没有实施,如令李瑄罢相的“一条鞭法”、“考成法”。

    只是李岘好奇李瑄为何不再提这些策令。

    现在李瑄只是对常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