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亲至潼关,李泌献策

    第三百九十四章 亲至潼关,李泌献策 (第3/3页)



    李瑄向李岘回答道。

    他巴不得安禄山脑溢血上头,令大军向河北撤退。

    李瑄知道安禄山一身是病,活不久远。

    说不定安禄山已经变得更暴躁,让李猪儿和严庄忍受不了,直接将其宰了。

    从各方各面来讲,对李瑄都是有利的。

    “即如此,下官赞成李先生的计策。”

    李泌的布置让李岘挑不出毛病。

    唐军不怕正面恶战。

    只是局势和战略上唐军大优势,没必要与燕军肉搏死磕。

    “三日之后,本王亲自到达潼关。先生先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行军司马,可不要再推脱。”

    李瑄向李泌任命道。

    现在长安上下都知道秦王身边有一白衣山人,非常有谋略,深受秦王的倚重。

    早在吐蕃的时候,李泌就为李瑄效力,在拜相的时候,又提出“枉尺直寻”的策略,李瑄不能辜负他。

    “谢秦王!”

    这次李泌没有拒绝,坦然接受天下兵马大元帅行军司马的职位。

    此没有品级,相当于差遣官,需要职事官标榜身份。

    但行军司马的权职非常重。

    “本王离开长安后,宰相事务由右仆射暂理。有事可以找罗兴将军,我给予他先斩后禀的权力,任何敢在我离京时犯上作乱者,不论出身,视为叛乱,直接处死!”

    李瑄将六部的运作暂时交给李岘。

    现在长安除了一万天策卫。

    龙武军又招募两千,现为三千。

    飞龙禁军又招募一千,现为两千。

    金吾卫两千。

    这些上上下下,都换成边军将领。

    原本的禁军将领,一个不剩,让他们去养老。

    禁军中的贵族子弟,怕死的全部退出。

    使禁军拥有一定战斗力。

    另外,长安城南还有三万新兵,由李瑄麾下大将安重璋、荔非守瑜训练。

    这些也可以随时调动。

    李瑄此次到潼关,会将五千最精锐的天策卫铁骑带上。

    其余轻骑留在长安,由罗兴统领。

    禁军方面,李瑄会带走张小敬率领的两千飞龙禁军。

    其余龙武军、金吾卫由薛错统领。

    另外还有廖峥嵘的锦衣卫,帮助罗兴、薛错打探长安的风吹草动,随时向李瑄汇报。

    李瑄坐镇长安两个多月,他任命的官员逐渐到岗,朝廷六部开始运转,使李瑄可以暂时离开。

    安禄山寻求决战,李瑄自然要到达前线指挥大军。

    “下官遵命!”

    李岘明白肯定有人想在李瑄离开长安的时候,搞风搞雨。

    军队的事情,他无法管辖,会用尽全力维护刚稳定的朝廷局势。

    而且李瑄的话大有深意。

    李岘有预感,那些人会来找他。

    但李瑄没有把话说明,继续和李岘、李泌谈论具体事宜。

    河陇有一万骑兵,从山南经过,支援王难得,一路上粮草备足,估计已经快到达南阳。

    王难得熟悉河陇军,这支精锐骑兵,将作为反攻的利器。

    李广琛、辛云京率领军队到达上党高地,并已经攻占太行陉,只待军令。

    现在要等更多讯息。

    “禀秦王,西面的探马来报,回纥的磨延啜正在征集部落,似乎想要对我大唐用兵。”

    在李瑄商议军机的时候,廖峥嵘又来向禀告重要消息。

    “我知道了,吐蕃方面的动静,也要盯着。”

    李瑄点头,吩咐廖峥嵘一声。

    “遵命!”

    廖峥嵘退去。

    他们一直对回纥、吐蕃有防备,在部落中安插有不少探子。

    李瑄的威名就是一张名片,表面上依附回纥的小部落,实际上愿意为李瑄效力。

    是以,磨延啜调兵遣将的事情,李瑄这么快就得到。

    “我与磨延啜有隙,现回纥尽拥匈奴故地,他一定想趁火打劫,取我项上人头。”

    李瑄向李泌和李岘说道。

    相比于吐蕃,李瑄觉得回纥是较难对付的。

    回纥经过十年扩张,吞并草原的部落,养出一支精锐之师。

    他们更容易到达西域和河西走廊。

    而吐蕃被李瑄埋下尺带珠丹这颗钉子。

    等尺带珠丹回去,玛祥·仲巴杰会还权吗?

    肯定不会!

    掌权九年,一见老赞普就还权,是反人性行为。

    就算吐蕃内部暂时统一意见,兴师北上,也得最少三个月准备。

    然后再用三个月时间,从逻些翻越巴颜喀拉山。

    那时已经快到冬天了。

    “可否先派使者稳住回纥,待我们扫灭叛乱,再应对回纥之事。”

    李岘不惧回纥,担心再开辟战场,对他们不利。

    兵力只是其次,粮草压力太大。

    回纥一直是大唐的附属,但北方草原没有礼义廉耻,见利忘义的事情屡见不鲜。

    “本王早已计划好去应对回纥!”

    “河西有李将军和郭将军,连带河西诸胡,一共六万余卒,可令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令葛逻禄汗国联合沙陀、突骑施诸部,进攻回纥西面。”

    “朔方、太原一带,还有一万多兵马,再让附属铁勒、突厥诸部派遣轻骑进入回纥境内,攻击附属回纥的部落。”

    李瑄向李岘和李泌指出自己的战术。

    “纵有精兵、良将,兵败之险,依然存在。秦王不在,以河西军、葛逻禄突骑施诸部联军与回纥对战,五五之数。”

    李泌则认为李瑄太乐观了,回纥精骑南冲下来,在没有李瑄的情况下,真不一定是对手。

    李瑄百战百胜,不代表麾下也能百战百胜。

    一旦失败,丝绸之路会被截断,河西的百姓也会遭殃。

    “先生认为该如何?”

    李瑄虚心受教。

    听李泌一说,他也觉得有不小的风险。

    “我怀疑安禄山有通回纥之嫌。”

    “如果回纥出兵,秦王可派使者呵斥回纥,扬言安禄山已经被处死,叛乱已平,质问磨延啜为何聚集兵马。此为恐吓,让其投鼠忌器。现河北、河东被截断,回纥想要得知消息,也要几个月后,那时或许我们已经平定叛乱。”

    “立刻令葛逻禄、突骑施诸部、沙陀等在回纥边境聚集兵马,令李将军和郭将军率领步骑到白亭海演武,虚虚实实。朔方、太原也施加压力。”

    “当前形势,只要秦王不动,磨延啜不知安禄山是否存活,就会心中惧怕。”

    李泌向李瑄献策道。

    当前与回纥的战斗能不打就不打。

    等平定叛乱,将精骑调回去,再出征草原也不迟。

    “是我冲动,还是你们的办法好!今后一定要多听你们的意见。”

    李瑄握住李泌的手,决定采用李泌的计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