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潼关难攻,黄河难渡

    第三百九十六章 潼关难攻,黄河难渡 (第2/3页)

    在安禄山最先密谋造反的时候,只有严庄、高尚、阿史那承庆三人知晓。

    可见安禄山对阿史那承庆的信任。

    “唉!除了李瑄,谁敢金甲?那一定是李瑄啊!”

    崔乾佑想骂阿史那承庆,但想到阿史那承庆的地位,又将话咽回去,只得拍着大腿说道。

    铜甲和金甲一目了然。

    穿铜甲的将领不在少数,而穿镀金甲的人,理论上只有皇帝。

    现如今李隆基不可能到达战场上,惟有李瑄到来。

    崔乾佑觉得错失了杀死李瑄的好机会。

    若知是李瑄,五千铁骑一拥而上,一定能将他杀死。

    即便唐军援军赶到,这支燕军铁骑无法撤离,也无所谓。

    李瑄是唐军的精神寄托,取其首级,大燕将拥有天下。

    “是我的过错,若知是李瑄,当为陛下献身。”

    阿史那承庆也一脸懊悔。

    “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唐军占据战略上的优势,一定会在灵宝继续与我军耗下去。”

    田承嗣此时站出来言道。

    相比于安禄山麾下的武将,田承嗣睿智,能随机应变。

    他出自雁门田氏,标准的世家大族出身。其父官至安东副都护。

    田氏家族,世代为卢龙军的将校,他投靠安禄山,没有别的原因,只是为了荣华富贵。

    去年冬天,大军南下,攻城略地,气势如虹。

    田承嗣先攻东郡、陈留,再攻荥阳。

    特别是安禄山占领洛阳后,形式一片大好。

    田承嗣和武令珣又攻临汝、颍川,更在南阳之地大破唐将薛愿和其麾下五万士卒。

    正当他磨刀霍霍进攻南阳的时候,被安禄山召回洛阳,急行军赶至陕郡。

    这个时候,熟读兵家形势的田承嗣,发现局势对大燕非常糜烂。

    燕军看似主力还在,但毕竟师出无名,又烧杀抢掠,连世家大族都畏惧,得不到百姓的支持。

    唐军一环扣一环,将燕军锁在河洛地区,甚至还在缩短包围圈。

    “我们耗不起啊!现在隐瞒将士说范阳还在我们手里。如果唐军将将士们的亲人从范阳押送到洛阳,谁还敢抵抗呢?”

    张通儒接话道,他能看到更深的因素。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一定要打赢陕郡之战,给予将士们和诸胡部勇气,才能反攻回范阳。

    “陛下也催促我们尽快打败唐军,其他方向压力很大。”

    崔乾佑冷静下去,既然已经失去机会,一定要寻找另一次机会。

    正如张通儒所言,他们多等一天,潜在风险就多一分。

    惹恼安禄山,肯定会迁怒他们。

    当初李隆基逼迫着哥舒翰与崔乾佑交战。

    现如今,安禄山有逼迫崔乾佑与李瑄决战的意味。

    但燕军众将理解安禄山,现在这种局势,他们根本拖不起。

    “元帅,我们听从您的军令。”

    王武俊向崔乾佑说道,想让他拍案决定。

    一众胡汉将领都看向崔乾佑。

    紧要关头,他们必须服从有过一次滔天大胜的崔乾佑。

    “最多五天,我们的援军全部到齐,一共十六万士卒,挺向灵宝平原。”

    “其中十万士卒负责围攻唐军营寨,一万断唐军后路,三万士卒防备河对岸的唐军,另外两万为奇兵。”

    “将劫掠的财宝、丝绸尽数分给士卒,杀死牛羊,以酒肉犒赏……”

    崔乾佑看着众将,确认进攻时机,并鼓舞士气。

    希望以重赏和酒肉,能弥补刘龙仙被杀死的后果。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旦赏赐完士卒,大军立刻启程,与唐军决战。    “我等愿听从元帅调遣!”

    燕军大将面面相觑,最终齐声说道。

    燕军阵容,也是群星闪耀。

    崔乾佑、田承嗣、安守忠、孙孝哲、李归仁、武令珣、阿史那承庆、张忠志、王武俊皆为骁勇善战的大将。

    还有一众猛将,齐聚在陕郡。

    崔乾佑等人商议完毕后,将奏折呈给洛阳的安禄山。

    “把大唐的猪狗们宰了,朕必封他们为王。荣华富贵,美女爵位,他们应有尽有!”

    “还有李瑄小儿,谁要擒杀他,我封他为宰相,并得亲王之位,世袭罔替。”

    安禄山批准崔乾佑的奏折,同时还带去他的口谕。

    安禄山也豁出去了,只要崔乾佑能打败唐军,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局势到达这种地步,安禄山寝食难安。

    只是洛阳的大燕文武,没有几个是乐观的。

    谋主严庄也没有几个月前的底气。

    他觉得许多事情,都已经脱离他的掌控。

    如果燕军主力在陕郡失败,连逃跑回范阳的机会都很难再有。

    但能动的,他已经在动了,只能听天由命。

    当安禄山的口谕到达陕郡以后,崔乾佑开始调兵遣将。

    殊不知此时唐军已经陆续撤回潼关,灵宝平原上,只剩下唐军上千名善骑射的巡逻轻骑。

    正是这些巡逻轻骑的牢牢压制,让燕军探马无从得知唐军在灵宝平原上的消息。

    黄河上小舟数十艘,封锁燕军溯河而上的船只。

    每一艘都配备神臂弩,燕军的巡逻船只能龟缩在战场的下游。

    八月上旬,天微雨,淅淅沥沥。

    燕军已经准备好,他们借助雨水,去突袭唐军难缠的巡逻兵。

    以李归仁率领曳落河精骑为先锋,再次来到灵宝平原上。

    凶猛的曳落河战士,手持牛角弓,欲轻骑争锋。

    他们踏泥而行,人马在风雨中穿梭,将彪悍显露地淋漓尽致。

    但他们注定失望。

    唐军的巡逻轻骑发现大批曳落河后,没有迎战,迅速向潼关方向跑。

    李归仁先遣探马探查灵宝平原。

    但得知的消息令他错愕!

    灵宝平原上已无唐军营寨。

    李归仁赶紧下令士卒再探。

    方圆探遍,唐军确确实实撤军。

    燕军探马一直来到潼关,见大唐军旗在风雨中飘荡,上方士卒林立。

    李归仁赶紧将此消息汇报给崔乾佑。

    “唐军撤出灵宝?”

    崔乾佑惊愕。

    连带一众大将都皱紧眉头。

    在燕军风雨飘摇、人心惶惶之际,犒赏三军,誓师出战,结果唐军避战。

    好不容易凝聚的士气,会一泻千里。

    “唐军是撤往潼关,还是渡河撤向河东?”

    崔乾佑追问李归仁,迫切想知道这一点。

    “回元帅,唐军小船上的强弩特别厉害,能将我们的船只射毁,我们无法得知唐军在河东,还是在潼关!可能两者都有!”

    李归仁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