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收复范阳、渔阳,平卢归唐,大决战

    第三百九十七章 收复范阳、渔阳,平卢归唐,大决战 (第2/3页)

策,但李光弼的战略目的为瓦解洛阳叛军的士气。

    且心里认为范阳城中士卒低迷,可以轻易拿下。

    但从日到暮,士气高昂的唐军几度登上范阳城,又被燕军赶下去。

    来回厮杀,血流成河,尸体在填护城河,却始终难以拿下。

    李光弼也看出叛军之兵虽不精,但斗志昂扬,拼死守城,又拥有众多强弩。

    这样下去,哪怕死伤两三万士卒,也不一定攻下范阳城。

    “叛军大势已去,不必以数万性命争胜这一城,四面围之,等待秦王胜利。”

    于是李光弼放弃攻城,负责四面围堵范阳。

    他虽然想俘虏叛将家属,但此时明显难为,即便俘虏,也不一定跟上陕郡的大战。

    在所得不如所失的情况下,李光弼果断放弃强攻范阳。

    现在的李光弼,几乎和历史上的王忠嗣战略思想一致。

    “李光弼胆小鬼,仅一日就放弃攻城!”

    李光弼主动放弃功范阳,并没有让史思明开心。

    他想凭借坚城,尽可能地消磨唐军士卒。

    连着四次大败给李光弼,史思明心里有一种挫败感,他除了争胜以外,还想寻求其他生机。

    他对安禄山的胜利,并没有报多大希望。

    因为安禄山要面对比李光弼更多、更强的敌人。

    他与安禄山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偷羊,一起从军,一起造反,深知安禄山的底细。

    在如今大逆风的局势下,他心里的忧虑难以放下。

    李光弼四面围攻范阳,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士气迟早崩溃。

    但史思明现在毫无办法,他刚假传安禄山诏书,忽悠士卒提升士气。

    让士卒突围,肯定没有人跟随。

    而且他也没地方可去。

    李光弼令王思礼和仆固怀恩分南北进攻范阳其他县。

    由于史思明将兵力全部抽调至范阳城,范阳诸县,几乎没有过多抵抗,先后被唐军攻克。

    李瑄在得知刘客奴归顺大唐后,封他为卢龙都督,去“客奴”的贱名,赐名刘正臣。

    令刘正臣率平卢军,进攻渔阳。

    而李光弼又腾出一部分兵力,与刘正臣一起夹击渔阳郡。

    十日不到,便攻克全郡,破渔阳城,伪渔阳太守欲逃往室韦,寻求庇护,但在路上被王思礼截杀。

    数日后,王思礼北上进攻密云郡,克密云城,擒伪密云太守。

    至此,安禄山在黄河以北,仅剩下老巢范阳城,而且还被围得水泄不通,史思明插翅难逃。

    ……

    陕郡。

    “不愧是李瑄,不愧是天将军!”

    崔乾佑望着营寨中落下的大燕军旗,握紧拳头。

    军旗还在随风飘扬,但将士们士气低到极点。

    没有被正面失败,而是带着不甘心退出。

    这段时间,流言蜚语太多,三人成虎下,人心涣散。

    甚至还出现中原兵马逃离大军的情况。

    阿史那承庆下令将逃兵当众斩首,以图震慑,却引起更大的恐慌。

    十几万大军的精神如弦一样绷紧,压抑到极点。

    崔乾佑也知道自己不得不退回洛阳,否则洛阳失守,他们孤军必然崩溃。    在不知不觉中,大燕的兵力落后大唐太多。

    且在战略上没有一丝一毫的主动。

    “元帅,撤军之时,除了防止唐军追击,还要防备诸军溃散。”

    张通儒向崔乾佑提醒道。

    看到此情此景,他有一种大势已去的感觉。内心十分苦涩。

    张通儒的祖父张仁愿,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在大唐妇孺皆知。

    张仁愿统军号令严,赏罚明,御敌有方,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时人将之与李靖齐名。他为相期间,重用贤才,礼待同僚,所举之人,多至显贵。

    在张仁愿死后,人们为他建立祠庙,一年四季祭祀。

    这样出将入相的人物的孙子竟然是叛贼。

    其实张通儒也想过“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要他辅佐安禄山平定天下,他的祖父并不会蒙羞,反而会因他荣光。

    可现在一切都晚了,追悔莫及!

    “本帅会在陕郡山道,留有伏兵,防守唐军过两京古道。”

    崔乾佑回答张通儒。

    “同罗、靺鞨等部,产生明显不满的情绪,也要提防!”

    张通儒又向崔乾佑说道,纵然心灰意冷,现在还是要以保住身家性命为主。

    “我也看出同罗的消极,但现在他们别无选择。没有我大燕,他们无法突破唐军的封锁回到东北。”

    崔乾佑自信地说道,算计不过李瑄,但这些胡儿他还是能拿捏的。

    “元帅,撤回灵宝山地的时候,您准备让哪些军队断后遏制险要?”

    张通儒又抛出这个问题。

    让靺鞨、室韦等胡部断后,想都不要想。

    谁都知道,现在断后,必然会引来唐军强攻,九死一生。

    胡人桀骜不驯,一旦强要他们送死,会立马叛逃。

    而精锐的燕云铁骑,思归燕云。

    “陛下的意思是,击溃陈留方向的唐军后,撤回范阳。所以我们只能留下在河南、河北招募的士卒断后。”

    崔乾佑沉吟一番,向张通儒回答道。

    他隐隐已将新招募的兵马,与老底子分开,防止内乱。

    “元帅相信他们吗?一旦无法阻止唐军主力,我们连撤回范阳的机会都没有了。”

    张通儒怔怔地说道。

    这些佃农、泼皮无赖、豪强家奴出身的新兵,从燕军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奸淫掳掠。

    结果福还没享到几次,却要送死。

    他们绝对没有勇气。

    “范阳军、平卢军又哪能心甘情愿留下断后?如果这些精兵留在这里,谁去对付陈留的唐军,又怎么能冲破河北的李光弼呢?”

    崔乾佑向张通儒反问一声。

    他当然知道这种情形,但他不得已而为之。

    在一片颓废的情况下,胡人不好号令,燕云铁骑也不是善茬。

    “李瑄太厉害了,明明没怎么交锋,就让我们陷入绝地。”

    张通儒深叹一口气:“我甚至怀疑陛下被李瑄利用。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陛下刚范阳起兵,一个月不到,李瑄就出兵向河西走廊进发。他早就厉兵秣马,等待着我们先起兵。他也在等待我们攻破潼关,逼迫老皇帝逃跑,攫取权力,坐收渔翁之利。”

    “不太可能,我认为是巧合,这些环环相扣,如未卜先知,神机妙算一般。”

    崔乾佑摇了摇头,他不相信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