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ᅟᅠ‌‍‎‏风起三川 第二章 抚岳执契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卷一ᅟᅠ‌‍‎‏风起三川 第二章 抚岳执契 (第1/3页)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予善人。

    这个世上,有很多事情是口头承诺所无法约定的,人言难以服众,不是德高望重者不能取信于人。所以契约,就成了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约定的保障。但从古至今,出尔反尔,违背契约之例也是时有发生,如秦楚盟约,刘项楚汉之约此类也不在少数。所以执契人这一职业便应运而生,没有人知道执契人源何而起,来自哪里,但执契人势力之广,实力之强,随着时光的流逝已经由一代又一代的人亲身印证,自历史上那场著名的惨案后,再也没有人敢质疑执契人的能力,也很少有人再敢以身试险,违背契约了。

    元和五年,三川道。

    “合约已定,契文既成。有天明鉴,违者必偿。”中年人声音不大,但吐字清晰,十分有力,让人生出难以违背之感。咔哒一声,随着手中机关小盒的关闭,中年人向契约双方点了点头,便把小盒收进袖子,转身向里店走去。柜台外两个商人模样的男子慌忙抬手回礼,又互相说了一些合作愉快之类的场面话,碍于正值细雨,打过招呼之后便各自离开了。

    回到内店,中年人缓步来到一架书柜前,眯起眼睛打量了一会,最后打开了左手边的一个抽屉,把机关小盒放入其中,又小心翼翼地把抽屉推进按紧,以防它滑开。抬眼望去,这样陈旧的书架竟有十多个,整整齐齐排成两列,把这小小的店铺塞得拥挤不堪。在左列一个书架的角落,一个身形高瘦的人正倚卧在墙边,头上盖着一个硕大的跟其人不成比例的箬笠,看不出样貌,似是在小憩。

    中年人正要离开,瞥了一眼角落里的人,轻笑一声,转身去拿挂在墙上的蓑衣,说道:“走了小枫,天都要黑了。”也不管是不是听见身后那似有似无的应答声,便抬脚走出了内店。

    这里是临近三川道的一座旧城,唤名抚岳。抚岳城东临忘川,西近洛河,地理位置极佳,是以尽管年代久远,生活在此地的百姓却只增不减,安居乐业。出城北上不过数十里,便是横断南北的长江天险,南国三川在此汇集,流入长江,此地便是三川道。不过时至今日,人们提起三川道,早已不仅是指这三川汇流之地,更多的时候,是指代位于三川道一带三大势力的联盟。

    当今天下,一言蔽之,不过三五七九。何为三五七九?三国家,五势力,七绝技,九圣人。三川道便是五大势力之一,由此地的一门派,一铸行,一镖局组成,合称三川道行司,由南国大宋王朝皇帝钦封,主持三川一带诸项事宜,有很大的自主权。你要说这是京城自愿,倒也不见得,但架不住三川道势力日盛,为了安抚民心,又或者是其他什么目的,京城很少对三川道的事插手。行司也知伴君如伴虎,自是安分守己,做着自己的运输和铸造买卖,维护着一方安定,与朝中相安无事,已有多年。

    张承枫没好气地掀开头上盖着的大草帽,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大早上的就被拉起来整理了一天的契文,到了晚上饭点居然还有外务,这事叫谁来都不会有好脸色吧。不过想起来今天应该是要去洛水码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