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量贩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11章、量贩 (第1/3页)

    LD机与录像机两者在占用空间上的对比更是明显:录像带的标准大小是188*104*25mm,LD按碟片的直径尺寸,可分为20 cm和30 cm两种,碟片厚度仅为2.3~2.8mm。

    抛开包装问题,后者比前者薄了约10倍,虽然面积更大但体积更小。这让LD碟在货仓存储方面占据更大的优势。

    千万不要小瞧库存耗费这方面的优势。雅达利在面对大量游戏卡带库存积压的情况下,最终选择将其销毁。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卡带继续积压在仓库里,光是每天耗费的租赁费用就让她们叫苦不迭。

    而且这种体积优势在家庭情况下将更加明显,100盒录像带摆在家里就差不多相当于放了50块板砖了。可100盘LD光碟叠一起却还没30厘米厚。

    最后,就连在厂家的生产工序里,录像机也比LD机复杂一些。

    这么看起来录像机被LD机给完爆了,然而市场有时候是真的很复杂。录像机纵有千般劣势,但它仅凭一个优势却压得LD抬不起头来。

    那就是录像~~~

    录像机的全称是盒式磁带录像机,英文叫“Video Cassette Recorder”,也就是所谓的VCR。

    加藤荣治并不怎么喜欢这个英文缩写,因为这一缩写,录像机最大的特点就没了。

    要不怎么说中文博大精深呢~~“录像机”三个字就点出了这款机器最大的特点,也是其压得LD机翻不了身的关键。

    与互联网时代想看什么节目,都能到网上看,就连电视机顶盒都自带了回播节目功能的情况不同,21世纪前的电视节目大多是一次性的。

    精彩的电视节目要是错过就相当可惜,所以各种能够提前定时自动录像的录像机便应运而生。LD机则是单纯的播放器,并不能录制节目。

    换言之,录像机有着“时代需求”这样的超强BUFF加持,哪怕它在其他方面都被LD给超越了,最后赢的人还是它。

    等到了1980年,LD在欧美市场上已经基本无人问津。飞利浦跟MCA电影公司这两家LD开发商也基本半放弃了这套技术。

    “接盘侠”总是在这种时候闪亮登场:霓虹的先锋(pioneer)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