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大明朱柏,拥兵百万!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1章 我大明朱柏,拥兵百万! (第1/3页)

    叮!签到成功,获得精锐步卒——魏武卒!

    坐在书房内的朱柏面色不改,反手叉掉了提示框;

    “继续说。”

    “是,尊主!”

    浑身罩在玄袍里的铁鹰士跪在地上,继续汇报着动向。

    “驻守元大都的十万元兵,已于昨日被铁浮图正面击溃,阵斩五万余。”

    “孛儿只斤得知战败,令帖木儿不花、丞相庆童监国,趁夜色掩护,携家眷从健德门一路北逃。”

    “不出半个时辰,元大都陷落,帖木儿不花、丞相庆童死于乱军之中。”

    说到这儿,铁鹰士眼中尽是叹服之色。

    “全如尊主所料,埋伏在健德门外的陌刀队将孛儿只斤尽数包围,不留活口。”

    “元军残部得知孛儿只斤身亡,无心恋战,往北败走。被埋伏于道旁的铁浮图截住,再度杀敌三万余。”

    “剩余残部再无战意,丢弃盔甲辎重,化作无数小股人马,继续向北逃窜。”

    “六扇门门下密探与杀手悉数出动,化整为零,一路追击。元军残余在逃往鲁王城的途中,被悉数击毙。十万元军,至此无一人生还!”

    说完,铁鹰士抬起头来,眼中写满了崇敬与敬佩。

    尊主排兵布阵,环环相扣,杀招尽出,这世上根本没可与之匹敌之人!

    能跟在这般谋定天下的尊主身边,自己何其有幸!

    朱柏专心听着战报,并未在意铁鹰士的小心思。

    “你说遍了友军部队的功劳,为何却唯独闭口不谈自己隶属的情报组织?瞧不起这功劳?”

    铁鹰士闻言,赶忙跪地不起,神色一阵慌张。

    “请尊主恕罪!只是……此役黑冰台出力甚少,不敢居功啊。”

    朱柏神色不变,嘴角微微噙着笑意。

    “出力甚少?战场瞬息万变,倘若没有你们黑冰台递送情报,又如何能够做到信息通达、如臂使指呢?”

    “本王向来奉行有功当赏,有过当罚。既是有功,战后自当论功行赏。”

    闻言,铁鹰士心中不由一阵激荡,眼眶微红,哽咽道:“谢尊主!”

    “既然元大都已被彻底攻克,就继续向北吧!不攻克元上都,不算尽全功。去发密信吧。”

    “是,尊主!”

    铁鹰士领了命令,躬身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去了旁边的房间。

    不多时,一只只信鸽的脚上绑着以特殊文字加密的信笺,振翅飞上了应天府的高空,一路往北而去。

    每当信鸽力竭时,就会有新的信鸽凌空,将爪上的密信接力传递。

    应天府到元大都,直线距离不过千余公里,黑冰台精心培育的信鸽,飞行速度极快,体力极为充沛,加之又是短途接力,所以只需一个时辰便可振翅六百里!

    不出两个时辰,远在元大都的黑冰台,便可收到尊主的飞鸽秘信。

    “尊主,密信已经发出。”

    铁鹰士如影子般回到书房,微微躬身侍在朱柏身侧。

    朱柏看着地图,沉思了片刻。

    “元大都陷落,北方威胁已除。那么接下来,就该大举反攻了。”

    他抬头看向铁鹰士:“安插在东察合台汗国里的桩子,现在情况如何?”

    “回禀尊上,黑冰台撒了三十九名种子,除一人患了热毒病死,目前能联系上的,共有三十八名。”

    “全都激活吧。等元上都陷落,就该着手准备进攻了。”

    “是,尊上!”

    又与铁鹰士聊了几句时局,朱柏略感疲惫,这才放了铁鹰士离去。

    他靠在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

    自穿越以来,系统每年都会进行一次签到,获得的签到奖励五花八门,六扇门、黑冰台、铁浮图、魏武卒……

    情报组织、重甲、轻骑、步卒、辎重粮草……一应俱全。

    朱柏的目光再度投向了地图,一处名为“荆州”的地方,系统签到所有的奖励根基,都在荆州。

    那是他的封地,目前已经受封,只是年龄尚小,他还不能前往封地,只能在应天府里便宜行事。

    这地方毕竟不比荆州,想要施展拳脚,多少有些不便。

    光是如何掩人耳目,就曾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好在他麾下的黑冰台组织,眼线遍布天下,传递消息倒是没什么问题。

    但想要整顿军马,调配资源,却最好是自己坐镇荆州。

    扳着指头算了又算,朱柏发现自己还得再等一两年,才能去封地大展拳脚。

    正惆怅着,门外却传来了爽朗笑声。

    不多时,书房大门被推开。

    “十二弟!快看四哥拿什么好东西来了!”

    一身材高大、浑身散发英武气息的男子,径直走进了书房。

    “四哥。”

    朱柏站起身,嘴角噙笑。

    来者正是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

    此时,他手中抓着两只刚打猎来的野兔,脸上满是笑容。

    “你打小身子骨就弱,正好拿这野兔子补补身子!等着,看四哥给你露一手!”

    说着他便转身去了厨房,自顾忙碌起来。

    不多时,两只烤好的野兔便摆上了桌,而朱柏也从书架上摸出了酒壶、酒杯。

    两兄弟就着书桌吃喝起来。

    朱棣自小就对朱柏照顾有加,这些年来一如既往。

    而今,两兄弟虽都长大了,见面的时间少了,可感情却是愈发醇厚了。

    “十二弟你可知,父皇已经准备攻打元大都了。”

    朱棣忽然放下酒杯,一脸神秘地说道。

    “有这事?”朱柏神色如常。

    “当然有啊!徐达、常遇春两位将军,都已经率兵把元大都给围了!要是我所料不错,这应该就是最后一战了!”

    朱棣的眼中写满了憧憬、向往之色。

    “我大明儿郎,就该上战场拼杀,驱除鞑子!”

    “四哥莫非也想去?”

    “还是十二弟聪明,一猜就准!”朱棣突然凑上前,压低了声音,“我就是来见见你,今晚就走!”

    “父皇不会同意的。”

    “嘿!管他呢,我先偷偷进了军营,都上战场了,父皇他总不能再把我拉回去吧?”

    “哪怕回来要吃板子,我也要去砍几颗鞑子的脑子!否则,我寝食难安呐!”

    “围攻元大都,那可是最后一仗啊!我决不能再缺席了!”

    元大都被他攻克了。

    但朱柏嘴角噙着笑,只是静静听着朱棣挥斥方遒、畅想未来……

    ······

    是夜。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正挑灯批阅奏章。

    吴伴伴送来羹汤。

    “陛下,是皇后亲手熬煮的羹汤。”

    朱元璋头也不抬,握着狼毫在奏折上进行着朱批,对吴伴伴的话置若罔闻。

    吴伴伴只得一直端着羹汤侍立身旁。

    不知过了多久,朱元璋将最后一封奏折朱批完毕后,这才缓缓开口问道。

    “最近诸位皇子们学业如何?”

    “启禀陛下,皇子们个个都勤勉刻苦,努力精进……只是今日四皇子、十二皇子许是身体抱恙,所以才没去课堂吧。”

    “他俩没去念书?”

    吴伴伴苦笑道:“四皇子、十二皇子想是心中抑郁,所以才借酒消愁吧。”

    朱元璋抬头,冷冷扫了吴伴伴一眼。

    吴伴伴如遭雷击,浑身颤栗,如临深渊!

    他自知失言了,自己当奴才的,不应该妄加揣测皇子心意。

    闻言,吓得脸色苍白,赶忙跪地不起。

    朱元璋继续批复奏折,好似不曾有事发生一般。

    不知过去几时,他终于将最后一份奏折批注完毕。

    起身,朱元璋背负双手,凝视着地图,心中若有所思。

    “最新一批粮秣离开应天府已有六日余,想来应该已经送抵前线了吧。”

    他兀自在心中念道。

    “徐达、常遇春,这一回你们可要把握住机会,给咱把那群鞑子杀光,最好是一个活口都别留下。”

    朱元璋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元庭的位置。

    那是他心中的一棵刺!

    元庭一日不克,朱元璋他一日不得安宁。

    “等收拾完了你们这些鞑子,就该轮到……轮到南边的臭虫了。”

    “哼,你们也没几天时间蹦跶了。”

    他已经在心里拟好了章程,等北方的战事结束,就该去平定南边的那群臭鱼烂虾了。

    从此,大明的疆域稳如铁桶,再无外忧内患困扰,百姓可以休养生息。

    正这时候,忽然有宦官快步走来。

    “启禀陛下,前线军情急报!”

    这么晚了,还有急报传来。

    莫非……

    朱元璋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他倏然起身,暗道:那孛儿只斤若是胆敢负隅顽抗,咱必灭他九族!

    “军情写了什么?念!”

    宦官吓了一跳,赶忙说道:“是!军情说……前线急报,元庭覆灭,城池既破,十万元军已被尽数屠灭!”

    “你说什么?十万鞑子怎么了?”

    朱元璋瞪大了双眼,一脸的难以置信。

    “回陛下,尽数屠灭!”

    尽数屠灭!

    朱元璋的脸上浮现出了三分喜色。

    “好一个尽数屠灭!不曾想,徐达、常遇春二人竟能如此勇悍!”

    他是没想到,这二人竟然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漂亮!

    竟是杀光了所有的鞑子,一个都没放过!

    然而下一秒,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消失,他冷冷盯着宦官,表情严肃。

    “不对。”

    “徐达、常遇春二人的作战风格,不该是这样。”

    他缓缓抬头,看向送信的宦官。

    “欺君之罪,可是要杀头的。”

    宦官吓得面如土色,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明鉴!此事的确不是徐将军、常将军所为,而是另有所人!”

    宦官感觉自己脖子微凉,吓得他不知不觉住了嘴,抖抖索索跪在地上,不敢再继续多说一个字。

    “信使何在?令他上殿说话。”

    “遵令!”

    一队禁军立即动身,朝外殿奔去。

    不多时,信使便被押送到了殿前。

    信使脚步虚浮,一个不稳,踉跄滚身跪地。

    “参、参见陛下!”

    朱元璋见他满身风尘,眼眶深陷,嘴唇开裂,便知的确是日夜兼程,换马不换人地从前线连续疾驰而来。

    “北庭破了,十万鞑子也全被屠了,此事当真?”

    信使双手抱拳,声音嘶哑:“回陛下的话,此事千真万确,末将及数万袍泽亲眼所见,徐将军、常将军也都在场!”

    朱元璋缓缓点头:“看来,这事情的确是另有其人。详细说说吧。”

    “陛下明鉴!当日我们抵达元庭附近,正待扎营。徐将军派遣铁鹰士前去查探,才发现有人早我们一步,攻克了元庭。”

    “元庭陷落,自健德门出,一路往北,遍地都是鞑子的尸骸,一路向着鲁王城的方向,延续了二三十里,才没了踪迹。”

    没了踪迹,也就是说,出逃的鞑子全给杀了,一个不剩。

    这做法,倒是符合朱元璋的心意。

    他面无表情,沉声问道:“可知是哪支军队所为?”

    信使面露难色。

    “回禀陛下!徐将军、常将军派遣几百铁鹰士,以元庭为中心店,向四周散开五十里地查询,除却半截拭血的绷带之外,再无所获。”

    “莫说这支军队的伤亡人员了,便是连旗号、辎重……任何其余的线索,都未曾发现丝毫!”

    闻言,朱元璋不由心中巨震!

    他表面不动神色,其实心里早已经巨浪滔天!

    这世间,竟然还有如此强悍的军队?

    打完了仗,不光连自己的辎重、旗帜、甲胄全部带走,甚至连袍泽尸体也不就地掩埋。

    这……这究竟是何等勇悍,军纪又是何等的严明啊!

    十万鞑子,那可不是个小数目。

    莫说是十万鞑子了,就算是十万头猪,也不可能不声不响全给杀光了啊!

    还一点蛛丝马厩都不留下!

    显然,这已经超乎了朱元璋的想象。

    他挥了挥手,示意信使、宦官退下。

    油灯照耀之下,显得朱元璋的面容阴晴难定。

    近来,未曾听闻北方有任何军队调动的情况。

    如此强大,且不为人所知的势力,还躲在暗处。

    只怕是颇为棘手了。

    朱元璋不相信,这股势力是友非敌。

    试想一下,如此强大而恐怖的实力,还偏偏躲在暗处!

    岂不是防无可防?

    他不愿相信这股势力是友军。

    而无声无息屠光这十万鞑子,或许更多的,是一种警告!

    说难听点,但凡这股势力有与他朱元璋争夺天下的心思,便几乎可说是已经威胁到了大明朝廷的存续!

    朱元璋忘记了自己是如何回到寝宫的。

    这方势力的影子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令他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

    翌日。

    朱元璋例行召开早朝。

    文武百官表情肃穆,分列左右。

    昨天,应天府所有人都看到了北地飞驰而来的信使。

    大臣们都以为今天一早,陛下要当众公布有关北伐相关的事情。

    然而与预想中的不太一样,陛下脸上并无任何喜色。

    众人不由暗中猜测,莫非是北伐失败了?

    一念及此,心中不免多了几分忐忑。

    朱元璋端坐龙台之上,冷眼扫了众人一眼,语气淡漠。

    “元庭被攻克了,十万鞑子悉数授首。可这事却并非是徐达、常遇春所为,而是另有其人。”

    “有一股神秘势力,先咱们一步把北庭打了下来,还杀光了城内所有的鞑子,然后就离奇消失了。”

    “徐达、常遇春派朝四周洒了几百个铁鹰士,什么有效的线索都没留下。”

    一席话,令朝野震动,文武百官表情愕然!

    他们努力消化着陛下所说的内容,一个个仿佛活见鬼了一样!

    那可是十万鞑子大军啊,还倚靠着元庭的高墙利箭。

    究竟是如何做到,悄无声息地破城呢?

    而且!

    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消灭十万鞑子,那么这支部队究竟人数几何?

    支持这支部队进行如此高强度作战的后勤人员,又该是何等的庞大!

    其粮秣、辎重的运输能力,只怕也远在大明之上。

    当然,这些还都仅仅只是诸位大臣的揣测,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支部队所代表的究竟是何方势力?

    它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