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凯申之怒火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45章 凯申之怒火 (第1/3页)11月6日的早上,仍然有雾,仍然能见度很差。
金山卫滩头一线阵地虽然部分失守,但整个防御体系并没有全面崩塌。
除了断后与鬼子同归于尽的少数战士,日军并没有发现大量守军战士的遗体。
伤员以及枪支弹药战备物资,更是一点没有,全都撤的干干净净!
最重要的,做为整条防线制高点和支撑点的金山卫城,还在!
砖石结构的房子,扛不住小鬼子一发大口径舰炮的炮弹轰炸!
但是金山卫城四百多年前修建的城墙,虽然已经被炸的到处都是豁口,虽然城内建筑物将近一半被炸成了废墟,但却依然顽强地屹立着。
防炮洞挖在东侧和西侧两个城墙的城墙根位置,内城墙也有,外城墙也有。
彭小文说那玩意叫“猫耳洞”。
管杰宝啥耳洞,反正大家测试了一下,相当有效。
在这个“猫耳洞”里躲炮弹,存活率相当相当高!
城头现在有两面军旗,一面是28军的军旗,弹孔累累,烟熏火燎,但依然还在那里飘着!
另一面军旗是新的,上面写着“四行仓库英雄团”!
这是教导团的军旗,军事委员会亲自授予的旗帜!
做了两面,一面在这里,另一面旗帜,已经请梦普带进了租界。
在孤军营里那根旗杆上,今天,11月6日的早上,那面旗帜也会伴随着国歌和另一面国旗一起升起来!
城头上有神枪手,有轻重机枪,城内有随时移动的迫击炮阵地……
负责攻击金山卫城的第六师团很是恼火,但却并没有什么好办法。
二线阵地,已经构筑完毕,守军们在二线阵地里,严阵以待!
全公亭以西和以北区域,以自然河流东岸为界,一直到公路和河堤,与日军形成了对峙。
卫城东侧有两条几乎平行的小河,从金山嘴到漕泾。
靠近沿海公路的那条小河,日军在王宅、陈家庄等几个重点位置上形成了突破,但是突破之后就遭遇到了守军猛烈阻击!
这一带,两条小河之间,双方形成犬牙交错形状存在,因此日军舰炮也只能放弃了对这一区域的轰炸。
其实金山卫东侧,那条小河是在沿海公路南侧靠海的位置!
要不是这边死板执行出击命令,以及撤退时候出现犹豫和反复造成人员损失,这一带形成犬牙交错局面限制住日军舰炮使用,这边应该比卫城西侧更占据地形优势!
但即便是金山卫城西侧未能达成预期,而是启用了二号预案,守军仅仅是后撤了两三公里左右,依托着一条叫做汉塘河的小河建立了一个野战防御阵地与日军形成了对峙。
甚至就在新仓镇前面,守军还构筑了一个倒三角形状的野战工事群……
平原地形上设置野战工事?
这不是找死吗?
国崎支队先头部队想都没想,派了半个小队,一个冲锋就冲了过去,手榴弹准备扔进战壕之后,日军跳进战壕用刺刀开始了清扫……
跳进去之后小鬼子们发现,八格牙路的,这个战壕怎么那么深!
比步兵操典几乎要深一米……
“轰!轰!轰!”
随着一阵手榴弹雨,半个小队的鬼子一命归西。
这个倒三角防御体系中,最前沿一个战壕比操典要求往深处再多挖一米。
日军火力太猛的时候,指挥官可以命令一线士兵沿着交通壕往后面撤30米时候,所有人一定记着把板凳带上!
《三毛从军记》里曾经有过这么个镜头。
这并不是艺术杜撰,而是确有其事,“板凳战术”创造者为桂军师长凌压西,这是他1940年首创的。
穿越者彭小文让这个战术提前诞生了,反正历史上凌压西师长也没藏着掖着而是大张旗鼓地推广让兄弟部队使用。
炸完之后,守军又拎着板凳重新返回,鬼子再冲上来之后,守军拎着板凳又撤了回去!
这一次鬼子们没有再往坑里跳了,他们直接利用坑沿上的沙包胸墙构筑了一道防线,前面那道深沟,恰好可以防止华夏军队向他们发起反扑。
于是,卫城西侧也打成了对峙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