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现在你满意了?
第233章 现在你满意了? (第2/3页)
到,杀人的事全让东越人自己干了,受降的功劳也让韩说给领了,其他两位将领捞到个啥?
毛都没有一根!
八百里加急,战报火速送往京师,天子闻之颁布诏令,诏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命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
自此之后,东越地遂虚……
……
长安城。
西市街口的一间茶楼里。
“季夏初,越什么国国王驺居股,深感我大汉威名,率领他的越什么国和东越国归降大汉!”
“陛下欣慰,特封其为东成侯,与他一同拨乱反正的东越将领,吴阳封什么石侯,敖封……”
“行了行了!”
“不就是一群蛮夷投降,俺说吴老二你到底认不认字,能不能念全乎了?”
“嘿!这是掌柜好不容易托关系才买的邸报,你不听我还不念了!”
“嘭!”
“别吵吵,你家掌柜不就靠这个揽客,赶快念!”
“哼,不跟你们一般计较……仲夏末,前胶西国相、大儒孔安国,上任不足一月,挂印辞官。”
“咦?这个大儒前些阵子不是听吴老二念过吗?”
“对,俺也记得,当时说他怎么怎么好来着?”
“忠于王事、勤勉治政!”
“对对对,现在怎么突然辞官了?”
“我听说啊,东边那个胶西王不是好相与的,估计那个大儒有点怂……”
“他不是大儒吗?”
“嗐,我还说我拳脚天下无敌呢,吹牛谁不会,大儒就了不起……”
“别他娘的吵,老子买了一碗茶,还没听够!”
“嘭!你冲谁喊老子?”
“就冲你咋样!”
“嘭!嗙!别打,再打我就报官啦——”
咳,就在长安城内一片祥和、欣欣向荣之际,同一时间,未央宫,宣室殿内,也在上演君臣相宜的一幕。
韩说,因招降有功,封按道侯,食邑六百户。 至于李敢、公孙敖,酎金夺爵的补偿机会,皇帝给了,可惜他们没把握住。
以后再接再厉,再接再厉吧。
公孙敖交了职,一脸懊恼的站到后排,执金吾李敢也一脸郁闷,去到了前列……
“陛下。”
数日前刚刚接任大行令一职的东方朔奏道:“邯郸樛氏上报,苍梧郡人士赵光愿投效朝廷,欲为其请封。”
“准。”
龙榻上的皇帝沉声道:“丞相拟诏,封赵光为随桃侯,食邑三千户。”
“谢陛下。”
苍梧郡人士赵光,东方朔这个形容就很微妙,确切来讲,应该是——苍梧王,赵光!
这个名头获封自以前的南越王,大汉吞并南越国后,就属赵光这个遗老遗少闹得最凶。
从名号就能窥视一二。
苍梧郡、苍梧王、苍梧族,大汉设立的那个郡名,都和赵光的部族同名,可见其势力根深蒂固!
赵光与南越王族同姓,但并非同宗,赵光是赐姓,是南越王用来拉拢他的手段。
大汉占据南越后,赵光闹腾,本质上,也是想让大汉拉拢拉拢、意思意思……
前南越王后樛氏从中牵了个线,事就成了。
很轻松。
也正因为促成此事,东方朔方才从大行令府的二把手,升任为一把手。
今天大朝会上的汇报,已经属于是走流程的最后阶段,敲定了封侯,东方朔退回原位。
这头话罢,另一头又起。
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列道:“陛下,日前众利侯伊即轩来报,漠北有匈奴大部南下寻到他族中,欲要投靠。”
“请朝廷给个章程。”
哦?
这件事倒是第一回听说,皇帝凝眉沉吟一阵,望向右侧一人,“太子,此事你怎么看?”
刘据精神微振,对着主位拱手一礼,之后才看向自己表兄,“章程?是想要承诺吧?”
“不错!”
霍去病直言道:“匈奴两位大单于争斗激烈,南下的那个大部族不愿充当马前卒,有投效大汉避祸之意。”
“听伊即轩的口风,对方想求个列侯。”
话音落下。
大殿内顿时响起嗡嗡声,无一例外,全是摇头、拒绝、贬低的声音,乃至是呵斥。
大臣们的逻辑很好理解,要么是对匈奴人不感冒、本能防范,要么就是狂的没边、鄙夷那群家伙。
但皇帝现在问的是太子,百官们也就没有贸然插嘴。
刘据思索片刻,朝龙榻上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可以予以封侯的承诺。”
“原因?”皇帝问。
“原因有二,其一,正值匈奴内斗,此举可以吸引更多匈奴部落投效大汉,有瓦解之意,其二,收降对方后,逐渐打散部众,散于各边郡塞外,也能起到藩篱作用。”
“……按照太子说的办吧。”
皇帝挥挥手,示意议下一件,不知为何,朝臣们忽然有些面面相觑。
沉默稍许。
御史大夫卜式出列,“陛下,地方郡县近期上报,称各地铁官多有乱象,铁官贪墨成风、偷工减料。”
“所造农具大多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