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本质

    第二百五十章 本质 (第2/3页)

的是为了让百姓不用去向地主乡绅借,避免被剥削。

    同时也是防止土地兼并的办法。

    因此按照他本来的想法,审核机制要有,却又不能太过严格。

    毕竟这是惠民之策,条条框框太多,还如何惠民?

    但是赵兴却把审核机制定的非常严格,王安石一开始并不理解。

    赵兴并没有说太多,只给他简单的算了一笔账。

    赵兴算的这笔账很简单,一个百姓需要多少亩田地,才能保证去掉税收后,和平常日常所需,还有结余。

    只有这样的人家,才能保证借了钱,能够还的起,且不影响以后生活。

    这个其实和后世贷款,银行会查流水一样。

    银行要计算借款人,在去掉正常开销后,剩下的钱能够还每个月的月供才行。

    王安石有些过于理想化,一开始很难接受。

    在他看来青苗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惠及百姓。

    要是按照赵兴的要求来,符合条件的百姓不多,那么青苗法的意义何在。

    赵兴却反问他,朝廷本机缺钱,若是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朝廷哪来的钱继续往外借?

    而且一旦百姓还不上,官府又过于宽容,一些符合条件却不需要借款的百姓,也会去借。

    还是抱着不还的那种心态去借的。

    若是条件放的更宽松,借的百姓就更多了,朝廷如何负担的起?

    这些把王安石问的哑口无言。

    王安石的本不是一个会轻易动摇自己信念的人。

    青苗法实行后,除了租种官府田地的佃户外,其余百姓符合条件的不多,借钱的就更少了。

    这让他对自己所制定的那些新法产生了动摇。

    司马光听出了王安石话中的动摇之意,有些诧异。

    不过心中更多的还是欢喜,冷淡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介甫你能想明白这些就好了,旧法虽说有弊端,但是毕竟实行了这么多年,有什么弊端一眼可见。但是新法并没有用过,有什么问题不得而知。实行后,出现问题,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君实误会了。”王安石摇头道:“我动摇的是自己太过自以为是了,而不是对于变法有所动摇。”

    司马光闻言脸色一沉,说道:“青苗法实行后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也听说了,各地乡绅地主抵制,这还是太子殿下担任开封府尹的前提下。若是推广全国,引起的动乱更大。太子殿下都在朝堂上说,不会将青苗法推广全国,可见太子殿下都看出了其中的问题,难道这还不能让你醒悟么?”

    “君实所言我都明白,所以我才来找你。”王安石沉声道:“君实你向来求稳。你又想稳又想解决积弊,得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有所进展?大宋积弊严重,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了,能等下去么?

    我也知道自己以前有些过于激进了,我想着我制定新法,你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以完善。

    我们两人联手,制定合理完善的新法出来。”

    “哼!”

    司马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