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天宫建成,世界航天丰碑【万更求订阅】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257章 天宫建成,世界航天丰碑【万更求订阅】 (第1/3页)

    听到徐源这句话,金陵大学教授刘文森,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应道:

    “你看我都把这么要紧的事忘了。”

    “老张知道这个消息铁定高兴,我这就给他打电话。”

    说着立刻从口袋掏出手机,给张光意打了过去,并告知对方氮化镓技术研究有了突破的事,讲到这里时依旧难掩心中激动情绪。

    徐源站在旁边看着这幕,脸上浮现出笑意,随即慢慢晕开。

    他尽管没听到张光意的回答,但基本能猜的出来。

    肯定是激动的不行。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刘文森挂断电话后,约摸十几分钟时间。

    视野中还没看到身影,声音已经传进耳朵。

    “文森你这家伙确定没骗我,才这么短的时间,就已经把问题解决了?”

    张光意一副风风火火的状态,刚推门进来,便径直走向刘文森质问,能从眼神中神情看出,他对此是保持着怀疑态度。

    当然有这种情况也不怪他,任谁突然听到,原本困扰的难题突然被解决。

    心里面都会感到打鼓。

    不敢确定。

    毕竟面对氮化镓衬底材料生长技术,在徐源没有参与实验之前,刘文森团队研究那么久都没有进展。

    这才刚过去一个多月,就彻底解决了?

    但他也清楚刘文森的性格,肯定不会在这种重要的事情上开玩笑。

    以至于在这种复杂心态下,他立刻暂时停下了手头上的工作。

    然后马不停蹄往实验室这边赶。

    主要这件事对他们而言太过重要,关系到氮化镓雷达的研发生产进展。

    无论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肯定都要弄清楚。

    “我怎么可能开这种玩笑,当然是真的了,徐院士创新了衬底材料技术。”

    “现在我们已经能成功用低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氮化镓薄膜。”

    “其水平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刘文森面对张光意的质问,整个人先是怔了下,然后才回过神来开口解释。

    说完更是想到了什么,用疑问的语气又补充了句。

    “不对啊老张。”

    “你先前不是很相信徐院士吗?”

    还记得当初他对徐源,表示两个月内解决问题,感到非常担忧不看好。

    倒是张光意对徐源很信任。

    按理说发生这种事,看到自己的判断被确认,应该情绪非常激动才对。

    哪像张光意这样上来就质问的。

    果然。

    张光意听完这番话,表情顿时流露出些许尴尬。

    “这个……”

    像是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徐源将张光意的表现看在眼里,哪里不知道先前张光意说的那些话,应该是有些场面话外交辞令意味。

    毕竟他是对方邀请过来的,肯定不能和刘文森持相同的态度。

    不过徐源对此倒觉得很正常,下秒笑着岔开话题为张光意解围。

    “我们的运气还算不错,原本在衬底材料上,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没想到进行实验后结果远远超过预期。”

    “倒是让项目缩短了不少时间。”

    “这份是刚出来的检测报告,老张你先看看吧。”刘文森也没继续刚才的话题,嘴角噙着笑容,颇为自豪的把手中文件递了过去。

    此刻张光意早就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接过文件后便迫不及待查看。

    伸手翻开视线落在上面,整个人肉眼可见的激动兴奋起来。

    他虽没具体参与衬底材料研发实验,但负责氮化镓雷达研究工作,对氮化镓材料相关数据肯定熟悉,所以很清楚上面的数字意味着什么。

    很快当他合上文件后,看向徐源的眼神,充斥着两道精光。

    仿佛在欣赏什么稀世珍宝。

    “这个数据可太惊人了,徐源你今天可是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啊!”

    “我就知道邀请你参与进行肯定没错。”

    强压着心中的兴奋,说这话时,右手忍不住搭在徐源的肩膀上面。

    紧接着则又突然想到什么,立刻反应过来。

    自顾自说道:

    “既然氮化镓材料,技术难题得到解决,那我这边也要赶紧加快进度了。”

    “争取早日让咱们的国产雷达,全部更换成功率更强的氮化镓雷达,给战机都提升下综合性能。”

    “不行。”

    “我现在就要去准备。”

    话音落下,甚至顾不上和徐源他们打招呼,转眼便又急匆匆离开。

    徐源和刘文森两人,对此显然是早已见怪不怪。

    除了对视一眼嘴角浮现笑意,并没有主动开口去喊什么。

    谁都知道张光意院士,对氮化镓雷达的痴迷,丝毫不夸的讲,俨然都要成了对方的执念。

    先前碍于氮化镓技术在衬底材料上的难点,导致无法生产高质量氮化镓薄膜器件,使得氮化镓雷达项目迟迟无法得到推进。

    不知道什么时候,国产飞机才能搭载氮化镓雷达。

    如今阻挡在面前的最大难题,成功被徐源解决,那剩下的事肯定就好办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浪费一分钟的时间,都是绝对不应该的。

    徐源望着张光意院士的背影,直到彻底从视野之中消失不见,这才又重新收回了目光忍不住摇摇头。

    他心里清楚,当初隐身无人轰炸机首飞测试,因为无人机不输海外幽灵战略轰炸机的隐身性能,导致其团队最新研发的地面雷达,在飞机进入很近的距离后才成功侦测到。

    这对于地面雷达模组来说,完全没有发挥出应该具体性能。

    用比较严格的要求讲,算是失败的项目。

    正因如此,张光意才把目标放在氮化镓雷达上,力求研发出能有效针对幽灵的地面雷达。

    “这下我国的氮化镓雷达,想必很快就能问世。”

    刘文森这时又把注意力放在徐源身上,表情非常期待的主动往下讲。

    “并且氮化镓材料在其他领域上,也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优化作用,有助于提升我们在半导体领域的实力。”

    徐源将刘文森的话悉数听进耳中,然后微微点头表示附和。

    正如刘文森说的那样,凭借氮化镓材料自身具有的优异性能,除了应用在雷达核心模组器件上,在射频通信和卫星电源管理,以及汽车电子工业电力上面,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可替换材料中,属于非常好的那种。

    之前由于氮化镓技术不成熟,很难生产出高质量氮化镓薄膜,且因为成品率不高导致成本上升。

    面对这些限制,以至于没有在各行业中普及。

    但现在不一样了,等氮化镓雷达出来,其材料在国内商业化是必然。

    届时各品牌质量水涨船高,将会对国际市场带来猛烈的冲击。

    重要程度极高的半导体领域中,国内因无法生产高端芯片,大多数企业只能选择海外的晶圆厂代工,使得国内半导体领域发展不是很好。

    尽管目前国内,已经拥有了各种先进战机,并在航天领域中取得耀眼成绩。

    甚至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也进入到初步试射优化的阶段。

    化作一件件护国重器。

    可半导体领域中,在国际上却属弱势一方。

    并且极容易造成重大损失。

    要知道网上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得芯片者得天下。

    足可见高端芯片的重要性。

    为此这点肯定要彻底把隐患解决掉。

    不过暂时还需要时间。

    毕竟海外掌握的高端极紫外光刻机,可是有着半导体工业皇冠上明珠的美誉,它集世界顶尖技术为一身。

    其难度堪比昔日研发原子弹,可不是单靠某个科学家能手搓出来的。

    眼下氮化镓材料迎来技术突破,或许能给国内半导体领域增加些活力。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突然有些感慨,下意识自顾自低喃回应了句。

    “在半导体领域上我们还是学生,还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

    “这点我非常认同。”刘文森闻言先是微怔,随即很是认真的重重点了下头。

    两人交谈到这里,接下来倒也没忘记正事,开始对这次的实验进行收尾工作。

    有了高质量的氮化镓薄膜,着手研发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对于张光意他们团队来说已经不成问题,因此徐源并未选择继续逗留。

    主要目前天宫空间站的最后一个实验舱,已经通过检测运送到发射中心。

    接下来将在发射中心的垂直吊装车间,和火箭完成最后的组装。

    并于下月正式发射对接。

    届时国产天宫空间站,也将全面建成。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已经是今年第二次发射,对空间站的建设工作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

    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国际空间站,多个成员花费十年的工作量。

    足以能称得上是世界航天领域的奇迹。

    能够想象当最后一个实验舱对接成功时,会在全世界范围带来怎样的轰动。

    还记得当初在新闻发布会上,航天办公室刚宣布空间站项目,决定独自打造世界上第二个空间站时,受到了很多来自海外的质疑。

    发文称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就连各国际空间站成员,也都不认为,真有国家能单独完成这么大项目。

    甚至还要在,比国际空间站更短的建设时间内。

    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听到了笑话。

    但结果怎样呢?

    随着空间技术研究院和魔都航天技术研究院,成功实现两个飞行器的万里穿针对接,宣布彻底掌握空间轨道自主交会对接技术,使得很多媒体一下子闭了嘴。

    尤其在之后的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发射,更是连续取得圆满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海外媒体声音小了很多,就连瓯空局和NASA都少提起这个话题。

    似乎天宫空间站的成功,已然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他们再不想看到也不行。

    而相信在这次梦天实验舱发射对接,组成空间站的最后一环后,海外会反过来称赞这航天上的奇迹。

    徐源从最初参与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研发,到加入空间技术研究院担任研究员。

    攻克轨道自主交会对接技术。

    配合进行空间站舱室的相关设计,能一路走到现在亲眼见证天宫见证,那种内心的情感是无法言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