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邮亭鲫鱼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98章 邮亭鲫鱼 (第1/2页)

    一九九九年,成都、重庆以及川渝两地的一些县市餐饮市场,刮起了一股

    “邮亭鲫鱼”旋风,其势头之强劲令餐饮业老板始料未及。在重庆,邮亭鲫鱼之火爆超过了以往泉水鸡、烧鸡公等,仅储奇门滨江路一带就集中了十几家大中型的邮亭鲫鱼店,上千食客蜂拥而至,每天的生意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天凌晨。

    在成都,也有不少大型火锅店、中餐馆

    “土法上马”,摇身一变经营起邮亭鲫鱼来。文华路、玉林小区、东较场……不少餐馆改旗易帜,高悬起

    “邮亭鲫鱼”招牌。一般的邮亭鲫鱼店每天能售出一百多公斤鲫鱼,较大一点的店每天能售二到三百公斤鲫鱼。

    即使这样,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有时还得编号候座。与此同时,吃邮亭鲫鱼必备的鱼形盘子也在蓉城餐具市场上卖断了货,鲜活鲫鱼价格也不断上涨。

    据《大足县志》、《大足县地名志》等史料记载,

    “铺”、

    “驿”为清代传递文书、邮政的交接或中转点,这些驿站、铺在传递邮政文书的同时,也成为了成渝两地商贾往来的歇脚、饮茶、食宿的重要聚集地。

    清代咸丰年间,南来北往的行人停留邮亭铺,喝茶、打牌、吃饭、住宿,好一派热火朝天的繁荣景象。

    于是,当地一些精明的渔民便依托邮亭铺开起了路边鲫鱼店,熬鲫鱼汤、煮鲫鱼方便行人食用。

    不料,这里煮出的鲫鱼以其味鲜、细嫩,赢得过往官家和商贾大加赞赏。

    天长日久,名声远播,生意日渐红火。在文化人的指点下,邮亭很多餐饮店便挂出了

    “邮亭鲫鱼”招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