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斗蛐蛐

    第116章 斗蛐蛐 (第2/2页)

    作者还记得小时候每到秋风乍起,就到芜湖的”三八公园”观看大人们在那里斗蛐蛐,蛐蛐的寿命也就仅为百日左右,就是仲秋到深秋这个时段,这个小小秋虫,有趣的是,在古汉字中,“秋”这个象形字还真像蟋蟀呢。

    斗蛐蛐子还有一套俗成的规矩。在我的记忆里,有“斗蛐蛐”的双方认可裁判(司营场地的老板)出面,其实围观的看客也都是公认的裁判。印象中首先,裁判让打斗双方用由专业的“蛐蛐草”撩拨蛐蛐,引发蛐蛐子的打斗性,待二虫起叫后(大概以分把钟为限,如有一方的到时不叫,裁判也得让开打)起闸开斗。在打斗过程中,双方不得再用蛐蛐草。其次,打斗中二虫分开,双方开叫(相差无几)平,继续比赛;如一方开叫,赢半局。失局的一方可用草撩蛐蛐的斗性(即刻),如有斗性则继续。如无斗性,则输一局。再继续用草撩蛐蛐(分把钟),到时能斗,起闸继续;不再有斗性,则输全局。然后,如蛐蛐在先失半局后反败为胜,夺回半局;也有先失一局后转败的。而后,也有双方各失一局的,俗称“双爆局”。在二虫打斗时,在二虫跌(分)开时,不管哪方开叫即为赢。哪怕输的一方还要继续在打斗亦无用了。这个斗蛐蛐的规矩,俨然成了斗蛐蛐的“法律”。

    夜晚逮蛐蛐还有技巧,小小蛐蛐精明的很,它待过的地方,只要被挪了位置,变了方位,它立即逃离,另觅新地。现在想想在物竞天择的大自然中,这个处于生物链的最低端,它们也还有安身立命的本领。

    斗蛐蛐亦称“秋兴”、“斗促织”,用蛐蛐相斗取乐的娱乐。这项娱乐活动,现在随着旧城的改造,人们大都进了钢筋水泥筑就的高楼大厦里,现在都缩在蜗居里成了“手机族”,而且娱乐活动也忒多了,这种“斗蛐蛐”的玩法渐渐地没人去涉足了,渐渐地成了“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