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唢呐

    第203章 唢呐 (第2/3页)

音量大,音质明亮、粗犷,演奏方便,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及大喜大悲的情绪。亲阳唢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逐步增添了闷子、手搦(大咪)、卡腔(小咪)、管子、口哨等附属乐器,大大丰富了唢呐的表现能力及演奏内容。亲阳唢呐分高、中、低音三类,吹奏技艺十分丰富,在本地区凡遇到婚丧嫁娶、寺庙开光、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都要请唢呐班吹奏,以增添热闹的气氛。

    传说明代宗室朱载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眼管子”,为我国民族管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据说他曾在九峰寺创建“金鼓会”,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唢呐班都要在这里聚会。明末清初时有“同乐会”、“贾家班”,清至民国时有“麻金班”、“毛旦班”、“银河班”等唢呐演奏组织,在当地影响很大。亲阳一带有“大花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闺姑女、门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轿”的俗语,正反映了这些唢呐班的影响。依照地域和技艺风格,亲阳境内的唢呐整体上可分为四大家两大派。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沁北派以张家、贺家、马家为代表,沁南派以贾家为代表。其繁盛之况,即此可见一斑。

    在四大家的影响下,亲阳境内的唢呐班社和艺人队伍规模不断增大,数量十分可观。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亲阳的唢呐班已发展到三十多家,从事唢呐演奏的人员达四百多人,呈现出乡乡有唢呐、村村有乐声的状况。据不完全统计,亲阳唢呐演奏的曲目达三百多首。在现当代民俗、艺术生活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民间艺术家创作了一些新的具有一定代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