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章 (第1/3页)陈春到邮局发了信转身,到了理发店门口,王家栋催其他人说:“走啊,陈春来了,都到我家里去。”
于是,陈春和表叔、表婶娘、王家栋夫妇一起到王家栋家里去,赵秀萍也一起走的。都是步行,走一段街道,再走约一里路的国道,分岔路口转走铺小石子的简易村道,约走了四里路,到了王家栋家乡的村子了,又到分岔路口处,表婶娘对陈春说:“陈春,你先到王姨父家里去,我和表叔先回我娘家有事,等下再到王姨父家里来玩,你和秀萍一起走,秀萍的娘家挨王姨父家不远,秀萍回娘家要经过王姨父家门口的。”
表婶娘说后,她两口子分路走了。陈春只好随王家栋夫妇和赵秀萍一路去。再走约一里路,到王家栋的家门口了,王家栋的家,是一栋三间正屋连着一间偏屋的红砖青瓦平房。陈春随王家栋夫妇进了屋里。刘姨儿一面请陈春坐,一面去倒茶;王家栋给陈春递烟,陈春礼貌微笑摆手说不抽烟的。刘姨儿倒茶来了,陈春接过了茶。此时,外面的天气不知不觉阴了,农历二月的天气,天阴了,人坐在屋里还是有些嫩寒。陈春是坐在堂屋里的,王家栋请陈春到火坑屋里去坐,王家栋又到外面拿了木柴来把火坑里的火发燃,火苗燃起来了,小屋里也暖和了。陈春没看到赵秀萍,于是笑问道:“刘姨儿,秀萍没进屋里来么?”
“秀萍啊?她刚才回她娘家去了,她等下来的。她娘家就往这条路下去不远,离我家差不多一里多路,我们是同一个村子,不同一个组。她刚才同我说了,等下就来的,你先坐。”刘姨儿说。
刘姨儿到厨房忙去了。王家栋也在忙家务。陈春独自在火坑屋里坐,一会儿,刘姨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年粑粑,这年粑粑是糯米加粘米做成的,切成块,用水煮熟;刘姨儿还特给陈春煮的年粑粑里煮了两个鸡蛋,她说:“陈春,已经中午了,你也饿了,来不急煮饭,中午我们先吃点年粑粑,等下早点弄晚饭吃。”
陈春一面接过年粑粑,一面说:“我早饭吃得迟,还不饿。年粑粑很好哇,现在农村里中午都吃年粑粑啊。”
一会儿吃完了年粑粑,王家栋出门去了。刘姨儿到火坑屋里来陪着陈春坐,她一面用铁火钳理了理火坑里的火,一面和陈春说闲话,她说:“秀萍等下快来的,我外甥女婿死后,她大半时候都住在娘家的。”
陈春问:“她不住在县城家里么?她之前在县城里没工作么?”
刘姨儿说:“她不愿意天天住在县城家里,她说走进她自己的房间里就感到伤心。她在县城里也没有吃国家粮的工作。她之前是农村户口,我外甥女婿也是农村户口,她婆母也是农村户口,就只有她公公是国家干部。我外甥女婿之前也没栽田种地,他到处做生意,赚了钱,后来,和他爸爸一起在县城里买了地皮修了楼房。才一家人搬迁到县城里的。”
“秀萍已经住在县城里了,习惯了城里的生活,她若再婚,她肯嫁到乡下么?”
“她肯的,她先前很会干农活的,她读书不大,初中没毕业,停学后一直在农村里。后来嫁到周家,周家一开始也是在农村里,周家是半边户。她爸爸就要她嫁到乡下,她爸爸说:农村里的女儿,就嫁到农村里的家庭去。秀萍自己也说过,不在乎嫁到城里还是乡下,只要男儿人品好,心肠好就行。”
陈春和刘姨儿说了一会儿闲话,忽然,赵秀萍跨进门来了,后面跟进一对中年男女和一个老婆婆。中年男女都约五十岁上下,老婆婆约七十来岁。刘姨儿连忙招呼,并称姐姐、姐夫;称老婆婆为姑妈。刘姨儿又对陈春介绍:“陈春,这就是秀萍的爸爸和妈妈,这是秀萍的婆婆;也是我的姑妈,———我姐夫也是我的亲表哥。”
陈春连忙微笑着客套招呼,并称叔叔、婶娘、婆婆。秀萍爸、妈及婆婆也连忙笑着点头应和。都落了座,刘姨儿都筛了茶,热闹闲话一会。王家栋从门外面进来了,他提着一瓶酒,他刚才去买酒去了的,他和客人打了招呼后,把酒瓶放进里屋去。王家栋从里屋出来看了看火坑里的火燃得不够旺,他赶急又到外面去弄柴,他抱了干木柴进来,堆放在火坑里,用火钳理了理,火燃得更旺了,小屋里更暖和了。
刘姨儿到厨房忙去了。火坑屋里,王家栋指着秀萍爸对陈春介绍说:“陈春,这是秀萍的爸爸,我的姨姐夫。他是有文化的人哩,教过两年书,后来,在大队(后来改成村)做了二十多年的副支书,这才退休。现在人家还称他赵支书。”
陈春微笑道:“哦,叔叔是村里的老干部,还是老教师呀。”
赵支书说:“我年轻时候,当过两年民办教师,后来一直在村里工作。”
赵支书喝了两口茶,又说:“陈春,你今日和秀萍见面的情况,秀萍刚才都同我说了。首先,我表示欢迎你。我看你仪表堂堂,和我女儿秀萍蛮般配。我也听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