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2)
第十八章(1-2) (第2/3页)
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再通过四米厚的宫墙隧道,算是正式走进这神秘的殿宇。排着松散的队形,大家鱼贯而入,空间不算很大,但眼睛好像不够用似的。所有的宫殿,佛堂和走廊的墙壁上,都布满了壁画、彩绘、浮雕,绚丽多姿。有高原风景,历史传说,佛教故事,还有宫殿建造场面等。这座宏伟建筑,跟山体融合在一起,重重叠叠,迂回曲折,集宫殿、城堡、陵塔和寺院于一体,叫人震撼。
下午,游览大昭寺。走在大街上,远远就看见两根高耸的经幡柱,卫兵一样,守护着身后神秘的寺院。在藏式宗教里,绕寺院内中心的佛殿转一圈,叫“囊廓”。绕大昭寺外墙转一圈,叫“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也叫八角街。以寺院为中心,把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叫“林廓”。这从里到外的三个环型圈,就是藏教转经仪式的路线。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长年累月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两排等身长的深深印痕。眼前依然有不少信徒,起一次身,捻一次佛珠,虔诚而执着地叩着等身的头。殿里的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光芒四射的金顶,小而精致的弥勒佛殿,无量佛光的观音菩萨殿,诠释着浓郁的藏教风情。
走出大昭寺,爱逗乐的导游小伙说:“这里就相当于京城的王府井,古都的解放路。它的名字虽然叫八角街,但游人从来都找不到一个角,因为它是绕着大昭寺外的圆形街道。不兜圈子了,叔叔阿姨们,这里是最具藏族浓郁生活气息的地方,到处飘着经幡,冒着桑烟。大家左右随意逛,先看看回去想要带的纪念品,拦腰砍价也没问题,只是别急着买,后面还有专门购物的时间。两小时后,还是在这儿集中回酒店,结束今天的行程。”
大家就一起,顺时针方向逛了起来。旅游经验多的付兰香,告诉说:“我的建议,咱们出来尽量少买纪念品,费力带回去,最后都成了累赘。胃口好的人,就多尝尝这儿的风味小吃。口福不咋地的人,就多看看这儿的风土人情。”她的话,正是多数同学的想法。大家只是走着,看着,偶尔与摊主聊上几句,好奇地打听下物品的名字。皙斌树在靠近路边的地摊,走着讲着:“我昨晚在手机上做了点功课,当地的十大特产,在这市场上是最多的,唐卡,扎囊氆氇,这些刺绣类的饰品,或许俩女同学有点兴趣。男同学喜欢的藏刀,却不能买,过安检的话,都得留给他们。雪莲,麝香,藏红花,这些滋补类的东西,在这里假冒的不多,但价格很贵,除非必须,身体健康的人,用了效果也没多少。还有藏香,牦牛肉,红土豆,都是响当当的土特产,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就跟咱们那里的大红袍花椒,户太八号葡萄一样。”
街道两旁到处悬挂的五彩经幡,分别象征蓝天、白云、火焰、绿水和大地,寄托着高原人对生活的无限向往。多是两三层的楼房,以白色为基调,跟风中飘荡着的彩色经幡,相映成趣,显得久远与神秘。
第二天晚上,饭后都开始活动了,自由组合,有的散步转街,有的慰劳馋嘴。几个好吃的,百度出来个玛吉阿米餐厅,在八角街东南角,是座土黄色的小楼。有传说,这是六世达赖跟情人幽会的地方,凭这背景,慕名而去的游客,自然不少。餐厅主营的是简餐和下午茶,每个人要了杯奶茶,挑了套简餐,奶香浓郁,入口细滑,只有喜欢甜食的人,吃起来才可口。窗台上摆放着留言本,客人可以在品茶的时光里,挥洒时下的心情。
俩领队很负责,固定在晚上十点钟,要到每个房间看看,关注每个同学的健康状况。最忙的要算陆佳轩了,他背着一款专业相机,白天给大家拍照,晚上还要配文发微信圈,分享西域高原的风土人情。
2
汽车在羊肠一样细小的公路上奔驰,路旁稀疏的胡杨树,偶尔会遮挡视野里一望无际的草原,然后匆匆地向后退去。它是能够在缺水少氧多风高寒环境里,靠强大意志生长的树种。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有牧民赖以生存的牦牛和羊群,五颜六色的帐篷,花瓣般点缀着巨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