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一
第十四章 一 (第2/2页)
里,即将收割的麦子显得比往年稀疏了许多,河阳街从不缺水庄稼还长成了这样,其他村子可想而知,这就意味着沂蒙山区的许多人家将度过一个半年粮食半年糠的年景。刘亚兰和薛三已经商议过,减了佃户们的一半租子,可很多邻村的学生却依旧面临着退学,这的确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高满堂一直在做学生家长们的工作,想尽了各种办法为学生们减免学费,希望他们咬咬牙叫孩子继续读书,可还是很多人家连锅都揭不开了,实在没办法继续供孩子读书。刘亚兰打算布置老师们对这些学生进行家庭摸底,再考虑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她觉得上学到了这个份上退学太可惜,她想尽可能多的留住学生。
二是薛家的许多孩子也都在河阳街小学上学。这些年,薛玉林和薛玉章家又陆续出生了好几个女孩。薛玉山这一辈男丁不旺,三兄弟只有四个儿子。可是,薛景梅这些堂兄弟姐妹算起来也已经有二十三人了,还不算再小一辈的奔儿他们。尽管已是民国二十五年,但女孩一到五、六岁就裹小脚在偏僻的沂蒙山区依旧流行着。现在,已经很少有穷人家的孩子裹小脚了,这和女孩裹了小脚做不了重活有关系,三寸金莲的概念首先在穷人家淡漠了,说媒的也不再是只看小脚不看脸。可许多大小财主人家依旧给女孩裹脚,好像这种传统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家庭身份的象征。刘亚兰自从来到河阳街就一直提倡女孩放足,反对薛家的女孩们裹脚,也为此多次与薛玉林和薛玉章据理力争。薛玉林和薛玉章一直对刘亚兰爱护有加,平日里几乎对她言听计从,这不仅是因为刘亚兰有文化,更重要的是她的仁慈。可在这件事上老兄弟俩非常一致。除了薛玉章在省城求学的四女儿薛景怡小时候有足疾没有裹小脚外,其他的女孩都逃脱不了这种桎梏。刘亚兰一直无法说动他们,只能不给杏花裹脚,算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今天,刘亚兰还想就这个事情集中问问那些裹脚的孩子。也说不上是为什么,她看见那些孩子因为裹脚而长年累月痛苦的样子就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