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第一零六章
106 第一零六章 (第3/3页)
你上表想要朱棣拨款给你建造宫殿,你啊你,咱一死,你们一个个的就放浪形骸了是不是?就撕掉了过去的伪装,放飞了自我,是不是?”
朱桢眼神空洞。
我那时候在封地武昌,我也不一定知道其他地方闹灾吧。
我就是和四哥商量一下,可不可以造个宫殿嘛,有这么罪大恶极吗?
爹啊,你还记得我当年随信国公(汤和)出征诸蛮,平定叛乱的时候,你还称赞我“真吾子也”,我也是为大明流过血,流过汗的!
他想到了这里,看一眼朱棣,心中又兀自愤愤。
再说了,四哥他不修南京宫殿,明显是想修个大的,修了整个北平故宫!
你咋就不说他呢?!
没有后娘也有后爹!
【但他对蝗虫的认知是比较浅薄的。
比如,实录里追思了,婺源县知县吴春卒于为民入水祷告蝗灾,最后溺死一事。
——心肠不错,就是行为上,纯属白白迷信送死,有这时间门不如多抓几个蝗虫。】
大家又尴尬又生气。
尤其是朱元璋。
朱元璋也是不能免俗地为了蝗灾祷告过的:“这精神属性,也是很重要的啊!怎么能说没有用呢?正是这县令,用自己的生命,鼓舞了百姓,才让百姓,坚决和蝗虫斗争到底。”
“就是,就是。这又不是如西门豹制止的那些恶人般,牺牲无辜女孩子,他是牺牲了他自己,这如何不值得嘉奖,如何不值得肯定。总比那些看见蝗虫却无所作为、尸位素餐的人要好上许多吧。”
【再比如,朱棣对六科给事中说,我最近听闻皇城内,有人蓄养鸡鸭,我为蝗灾日夜忧心,这些宦官自己吃的东西都是国家给的,还浪费粮食喂牲口,一天喂的米就够饥民一家n口人的口粮。气死我啦,我禁止他们了。】
朱棣皱眉:“这哪里不对了?人都吃不饱饭,还要伺候那些鸡鸭吗?”
老朱肯定他:“这事你没有做错,还是那后世,粮食多了,他们就不知道我们的苦了,咱们切不可被这浮华之风沾染,稀里糊涂,好高骛远起来。”
说这话的老朱,肯定已经忘记了,自己想要导弹的那件事情。
【e……要是朱棣知道,我们如今最广为人知的一条蝗灾宣传新闻标题就是《特大蝗灾袭新疆、十万鸭军赴疆赈灾》,不知有何想法。
鸭鸭,珍珠鸡、粉红椋鸟,甚至□□,都是蝗虫的天敌。
古人也曾认识到这种生态治理法,甚至朱棣实录里就记载了一件趣事:永乐22年夏5月,大名府浚县蝗灾,知县王士廉自责,斋戒三日后,忽然飞来了数万只鸟鸟,把蝗虫吃干净了。朱高炽听说后,被这个王士廉的诚心感动。
——感动个屁啦,对那90是粉红椋鸟的鸟鸟心存感恩吧!
那是大自然的食物链法则。】
大家突地嘶了一声。
朱元璋和朱棣,都对刚才说的话,感到了一阵尴尬。
还好,刚才的反对意见没有太激烈……否则,刚才越激烈,现在越尴尬。
这时候,还是蹇义低头想了想,开口说:“宋朝的《脚气集》里说,朝廷禁捕蛙以其能食蝗也。确实啊……这用动物治虫子一法,是可行的。”
【对于这点,堡宗个垃圾倒是产生了相对正确的认知,正统13年6月,开封府蝗,秃鹫把蝗吃的干干净净,庄稼无损。
堡宗认为鸟能除民患,那就禁止捕猎鸟鸟。】
虽然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但是,大家很难对堡宗产生正面的评价。
人都是有脾气的,他们没把这不肖子孙狠揍上一顿,是因为他们不想吗?显然,是因为他们做不到啊!
“何况,也只是禁止捕鸟而已,还是很消极的。”
“不说饲养,至少要想办法驱赶鸟鸟,让他们四处吃蝗虫啊!”
【到了万历年间门,陈振龙(最早的甘薯引种人之一)的儿子陈经纶从秃鹫故事里得到启发,试验了饲鸭治蝗,是最早的养鸭治虫人之一。可惜推广力度不是特别大,他的这项成就,被自己的五世孙,陈世元[清]记录在《治蝗传习录》里。
陈世仪[清]的《除蝗记》也记载了,当时江南地区有养鸭除蝗的法子。】
评价鸭子吃蝗虫之前,大家的注意力,先被那“甘薯”给夺走了。
朱棣狐疑道:“这甘薯,是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否则,也不会特意提出来说一下。”
朱元璋则在想:“既然养鸭吃蝗在万历可以,没有道理我们不可以。”
朱棣连忙打断:“爸爸,养鸭是要耗费粮食的啊。虽然鸭子可以吃蝗虫,但总不能只吃蝗虫吧?我们养鸭吃蝗虫,合算吗?”
朱元璋又在沉思:“那这甘薯,会不会是鸭鸭吃的饲料呢?你看,他爸在家里种这东西,那么他家的鸭吃这些,倒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了。”
朱棣又深想了想:“如果只是鸭子的饲料的话,也没有重要到要特意提一下吧?说不是这是我们人的粮食?”
老朱愣了愣,灵光一闪,小心翼翼地问:“那是不是这甘薯,产量特别高,我们人吃完了,还有多,所以鸭鸭也能吃?”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染上了说叠词的毛病了。
朱棣却还觉得不太对:“如果这甘薯这么好,粮食能产出这么多,明末怎么会烽烟四起?”
老朱一怒:“那还用说,你没看那鸭吃蝗虫之法都没有推广吗?肯定是这甘薯,也没有受人重视,没有推广起来!这些东西,有怎么够,还得告诉他们,说服他们,这些是好的,是可以改善他们生活的!”
【而明末,牛逼大发的ssr徐光启写了非常厉害的《除蝗疏》,书中明确指出,猪和鸭等牲畜可以用蝗虫饲养。
还有挖掘蝗卵法、收买蝗虫法、开沟埋蝗法等一系列沿用到我们建国初的法子。
不过呢……我们建国后彻底压下蝗灾还是靠大规模飞机农药喷洒,嗯,鸭鸭这种生态防治,也只是补充手段。也许随着技术革新,针对蝗虫基因和生物研究更大力的发展,能有更环保的法子吧。
现在都宣传绿色健康无农药了。】
大家的嘴里,又含了一整颗柠檬。
那飞机,原来可以不只用于打仗,还用于给植物喷洒农药。
唉……
大明,真是苦寒之地啊!
他们也听明白了,未来还有更多更有效的对付蝗虫的办法。但是显然,那些和他们暂时没有关系,他们现在能依靠的,还是这些比较土的办法。
鸭鸭吃蝗虫就不用说了。
□□和鸟鸟,也不能落下。
至于那挖掘蝗卵法、收买蝗虫法、开沟埋蝗法,乃至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事情,都是好办法,回头,多管齐下!
朱元璋最后,傲慢总结道:
“咱们这叫纯天然绿色无污染,是那后世的兔朝人,也没有达到的境界!”
【朱棣对饲养鸡鸭的担忧肯定是正确的,在人都吃不饱的时代中,给鸭子喂米饭是太罪恶了,但是吧,像徐光启那样,用蝗虫喂养,循环再利用会好很多。
而且,穿越者必备的,蚯蚓人工饲养法是真的很好用啊……鸡鸭牛的粪便发酵堆肥可以饲养蚯蚓,蚯蚓可以喂鸡鸭,可以喂鱼塘,鸡鸭的粪便又可以堆肥,还能堆沼气池发电,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当然啦,大规模养殖是需要普及鸭蛋人工控温孵化技术,和预防禽流感的,没那么简单,一旦禽流感,那就鸭飞蛋打了。】
大家听着听着,两眼放光。
很好,很好,又学到了一招,这一招听上去,还是大家都可以做的。
这岂不是又是百姓的一个养家活口之路?
就是里头混进了一个沼气发电,有点令人迷惑,实在弄不明白,但不重要,这是去搞发电的朱柏应该考虑的。
然后,老朱冷静一下:“这禽流感是什么意思?”
朱棣:“是不是鸡瘟鸭瘟?”
老朱恍然:“确实,那是危险极了。”
他扼腕道:“这后辈,怎么不顺便说一下要怎么对付禽流感呢?后面是不是该说一下禽流感了?”
蹇义插话说:“那控温孵鸭蛋,也很重要。是不是鸭子出生其实和温度有关?”
老朱思考着:“那是不是给鸭蛋鸭妈妈的温度,就不用鸭妈妈,可以直接把鸭蛋给孵出来了?”
大家感觉怪怪的。
怎么说呢,这去母留蛋之法……虽然很怪,但是,似乎是个生财之道……
这样,是不是,能在很短时间门内,孵出很多很多鸭子来?
【总而言之,朱棣受限于时代与生产力的局限,未能帮助当时的百姓彻底解决水灾、蝗灾的困扰。
但他依然尽自己所能去做他所能做的事。
如今的大名古城墙依稀还能看到昔日他筑城的影子,即使从高约三丈五尺(约1167米),墙厚一丈五尺(约833米)的土城墙,变成了嘉靖时以青石为基、以砖包砌的高大城墙,也没改变整个大名旧城的城市格局。
它形态方正,四方开门。为了取土方便,朱棣的部下们在古城四角挖凿出凹陷之地,形成了中间门高、四面低的地势,使得洪涝时的积水可以迅速汇聚于此,同时与城外的护城河联动,有效排水。而这些蓄水旱灾时又能帮助他们取水。
在简陋的环境下,最大程度的发挥建筑智慧,帮助老百姓们抵抗旱灾洪涝。
此时,他未登基。
我们已经依稀从这零星的小小改造里,窥见了他将在大明这块不再有任何人可以阻挡他施展抱负的土地上,迎接他的永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