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湘君之赋,孔明到来

    第一百七十五章 湘君之赋,孔明到来 (第2/3页)

  “今庐江尚不稳定,将军虽驻军于此,却难照拂,不若派人送二位小姐北上安居。”

    “待昭姬见过之后,再行决议,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实则纳妾的程序,远没有娶妻那么麻烦,甚至不需要婚礼,但秦瑱觉得既然要过一辈子,那就不能太过随便。

    家里还有个蔡瑶等着呢,要娶那就全部都用一样的规格。

    这样也不至于太过委屈小姨子和桥氏姐妹。

    而面对他这一番话语,桥蕤自然欣然应之。

    终究也是自己侄女,秦瑱如此重视,他脸上自然有光。

    这至少代表秦瑱不会亏待了他侄女。

    至于秦瑱要让蔡琰选择这件事,桥蕤自然也能理解。

    因为这个时代妻子的地位极高,丈夫要纳妾,需要正妻引进门。

    更别说秦瑱和蔡琰夫妻感情极好,当然需要蔡琰过眼。

    这事他自然也不担心,因他看来,他这两个侄女都是万里挑一的美人,又是大族之女。

    蔡琰只要是真心给秦瑱找侧室,那就不会拒绝。

    随后他索性便传信自己子侄,备好车驾,又写了一封信交给他夫人,就让二桥跟着秦瑱一道北上。

    这一路上,秦瑱多了两个美人相伴,自也乐得自在。

    这个时代不比后世那般封建,男女之间交往都比较大方。

    秦瑱自也会主动前去探望桥瑛和桥珂二女,一来二去,自也熟悉了不少。

    在了解之后,他才发现,大桥小桥其实各有所长。

    像是大桥,就长于诗赋,喜好女红,尤其喜欢在家静读诗书。

    而小桥则是长于书画,喜欢音律,还喜欢听故事。

    比较巧的是秦瑱师从蔡邕,书法音律无一不通,又兼知晓不少后世曲目,偶有展露之下,自是又引来不少喝彩。

    唯独有一点,让秦瑱比较头疼,那就是大桥对诗赋的执着超乎他想象。

    不止一次借口想要向他寻求诗赋,想要切磋技巧。

    秦瑱心想,小桥这丫头颇为乖巧,在原本历程中和周瑜也挺配的。

    就是大桥这般文艺女青年模样,嫁给了一个孙策。

    其夫妻生活之间有多难受可见一斑。

    再加上周瑜和孙策都短命,小桥还好,大桥可算是守了一辈子活寡。

    思虑之间,他索性抄了一首曹子建的《洛神赋》送给了大小桥。

    但抄诗赋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恰合时间、地点、情景。

    且诗赋之中的典故不能乱用,需要因时而改。

    好在曹植这首赋时间不远所成,且还未写出。

    由是秦瑱删删改改,抄出了一首《湘君赋》。

    湘君指的是娥皇女英,舜帝之妻,尧帝之女,正好是两姐妹。

    在记载之中,由于帝舜病故,二妃伤心欲绝,殒身于湘江殉情,化为湘水之神,与洛神相似。

    虽说地点在湘水,但距离庐江很近,自然也能说通。

    至于其中不合逻辑之语,自然被他一一篡改,比如第一段的‘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被他改成了‘建安三年,余征霍山,还济楚江。闻昔人言,斯水通神,名曰湘君。’

    以此为基础,凡是地名,皆被他一一改之。

    又有‘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等句,被他改成了‘从洛水之宓妃,携巫江之神女’等语。

    一番修改之后,一篇崭新的《湘君赋》就此形成。

    实则他改的部分都是无关大雅之句,曹植这一首《洛神赋》关键,在于描绘神女长相的部分。

    诸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等句,皆是精彩绝伦。

    曹植作为大才子,为了勾搭自己嫂子,可算是各种精妙语句层出不穷。

    只不过这个时间线上,曹植没了这个机会。

    因为他这首词已然被秦某人用来泡二桥了。

    直到多年以后,秦瑱也忘不了大小桥看到这首赋的表情,简单来说,眼神都拉丝了。

    那种眼神让他这经受了多年风霜的老脸也不由一红,忙嘱咐道:

    “此赋为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