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教育问题,刘宠遇刺

    第一百八十章 教育问题,刘宠遇刺 (第2/3页)

人的敬佩!

    因为他知道秦瑱要做的这件事有多难!

    即便是他,在听到秦瑱建立农学院之时,都不禁摇头。

    暗道秦瑱此举是空费力气,若是为了人才,不如多寻几个士族子弟以为己用,没必要费气费力的培养这些农家子弟。

    但现在一知道缘故之后,他便是一阵动容。

    明明秦瑱学究天人,掌握了国家发展的根本理论,却因为儒家盛行其道,不能将其学说公开。

    只能选择一个曲线救国的方式,藏着心中大志,独自前行。

    不计个人荣利,只为改变家国大势!

    这是何等坚毅之心?又是何等伟大之举?

    一时间,秦瑱在他心中的形象越发高大了起来!

    只觉秦瑱相比,那些名士只是徒有虚名,远远配不上这等名声!

    不过孔明这个人,不仅正直,而且理智,佩服秦瑱的同时,又抬头沉声道:

    “学生以为,先生此举,实乃不世之伟业!”

    “然则似先生此法改之,恐来日会有祸患及身!”

    “须知如今儒学大行其道,先生现在只是兴建农学校,自无人反对!”

    “可若是重开百家之学,则必引大儒攻讦!”

    “亮自知先生行事之原由,然则似那些不明之人,只会以先生为异类,迟早会行铲除异己之事!”

    “到了那时,恐怕便是使君信任,先生亦是独木难支!”

    而秦瑱看着诸葛亮如此提醒,便即笑道:

    “此事吾自知之,所行之事,无非循序渐进!”

    “如今所以告知孔明,便是欲借孔明之力助我。”

    “吾欲先培养一批新学弟子,逐渐扬我新学之力。”

    “待得帮手足够多后,便可缓步推行新学之事!”

    诸葛亮听着这话,自是放下心来,他现在怕就怕秦瑱手段太过激烈,导致引起儒生大规模反抗。

    但他细细一想,秦瑱如此机敏之人,凭自己便能看透家国本质,又岂会不知这些道理?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这些担心是没必要的!

    然而想到了这里,他便对秦瑱建议道:

    “先生自有经天纬地之才,学生自无多虑。”

    “然则先生欲开办新学,却不当无学传世。”

    “学生闻先生曾编制农学教材,何不继续为此事,著书立说,托蔡公之名,而扬新学之力。”

    “再是先生欲行改革之举,当由上而下,今只教农家子弟,来日难免势单力孤。”

    “学生见这寿春城内,达官贵人子弟甚多,彼等进学皆靠家学教之,未有先生这般渊博。”

    “何不向使君谏言,建一专门学校,收彼等入学中教授!”

    “如此,彼等从先生而学,便知先生之理,待得彼等长成之后,亦可成为先生助力!”

    他寻思秦瑱既然要培养一批新学支持者,那就该培养一批强力一点的外援。

    农家子弟虽然不错,可哪里比得上寿春城内这些达官贵人之子?

    反正秦瑱现在都是要积蓄力量,现在培养这些官二代,等以后这些人独当一面之后,自然而然会成为秦瑱的助力。

    到了那个时候,有大批当权者支持,即便那些名士有意见,也反抗不了秦瑱推行新学!

    终究儒家力量再强,也就是一群书生,哪里能是当权者的对手?

    他这个建议一说出来,秦瑱自是眼睛一亮。

    心想孔明就是孔明啊,他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

    实则他心中也想建立一个书院,广收士族子弟培养。

    可思来想去,他觉得培养士族子弟的阻力太大,也就打消了念头。

    而诸葛亮这个办法却是极好,他不招士族子弟,就专门培养刘备麾下臣子的子弟。

    一则刘备麾下臣子,有不少功勋贵族,家中没啥家学。

    他若是办学招徒弟,这些大老粗必然赶着都要送过来。

    二则他现在位于众人之上,直接用地位去推行新学,这些臣子即便知道,也不敢和他多说。

    唯一需要考虑的,在于弟子太多之后,会引起别人忌惮。

    虽然老刘本人不是特别在意这些。

    可架不住师徒关系太过密切,要是所有子弟都是他徒弟,这么庞大的能量,足以引起别人的恐慌。

    再者,他这么忙,也没有多少时间去教书。

    想到此处,他便直接对孔明道:

    “吾虽有虑此事,然则吾实难亲自教授彼等!”

    诸葛亮何等聪明,自然知道会有什么患处,当即笑道:

    “先生无需亲自教之,只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