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朱元璋:咱要开启大航海!【求追读】

    第14章 朱元璋:咱要开启大航海!【求追读】 (第2/3页)

提倡节俭,日常三餐也不过几菜一汤,简单得很,刘公子可莫要觉得咱吝啬。”

    刘宽忙道,“陛下提倡节俭是好事。”

    饭间,朱元璋又忍不住道,“刘公子言后世国家以科技、工业而强大,却并未言农事。莫非科技、工业强大了,便能让百姓都填饱肚子?”

    刘宽道,“科技、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确实有助于提升农业,进而增加粮食产量。”

    “不过就中国而言,粮食问题将在三四百年后,因美洲农作物的引进而得到缓解,又将在后世杂交水稻等高产作物诞生后几乎被彻底解决。”

    一听这话,不只是朱元璋、朱标,就连马皇后都来了兴趣。

    朱元璋虽建立大明十几年,令天下绝大部分地方恢复了太平,但仍有不少百姓要饿肚子,甚至因饿肚子造反。

    因此,老朱一家三口都很清楚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朱元璋直接问道,“美洲农作物及那杂交水稻是何意思?如何能得到?”

    刘宽一笑道,“美洲是指从大明往东去,越过太平洋,额,也就是此时的大东洋,会有两块比大明现有国土还大两三倍的陆地。”

    “分别称为北美洲、南美洲,合称美洲。因大洋隔绝,那里不少植物、动物与大明不同。”

    “当地土人驯化有玉米、红薯、土豆这三样主要粮食作物,虽不如稻、麦、粟的口感好,但产量却远超过稻麦粟。”

    “此外又有南瓜、花生、辣椒等作物——或可增加杂粮种类,或可为菜肴、香料。”

    “历史上,要等到西方人开启大航海,发现美洲,才会将美洲这些作物带到东方来。”

    “事实上,在明末就有人冒险将红薯藏在帆船缆绳之中,从西夷统治下的南洋,偷带回大明,便进献给朝廷。”

    “可惜当时大明已是内忧外患,又陷于党争,对此事并不受重视。”

    “后来玉米、土豆、花生等美洲作物也相继传入中国,便宜了清王朝。”

    “后世清朝后人宣称他们十二帝皆明君,连续三代盛世,其实跟这些作物的引进,养活了更多的人口脱不开关系。”

    说到这里,刘宽停了下来,喝了口葡萄酒,感觉酸过于甜,并没有那么好喝,于是又吃了块梨,倒是爽口。

    朱元璋听了一时唏嘘。

    有些事情,对于国家来讲,还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比如说棉花,据说汉朝时便传入中国,但因最初种植于岭南——那地方炎热,冬季也不会太过酷寒,因此棉花一直不被重视,也未得到传播。

    直到宋末元初,棉花才大量传入内地,让人们意识到它不仅可以作为丝、麻的替代品,更是难得的保暖之物。

    待他建立大明,便专门下旨,强令各地必须分出部分田地种植棉花,十几年下来,才令棉花成为百姓必中农作物的一种。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某些好作物的推广,既有运气成分,也需要朝廷主动推广。

    而刘宽口中的大明显然运气不怎么好。

    那什么红薯传入时,时间太晚,大明朝廷内忧外患,也就没能重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