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凤鸣于皋 第36章:三世经
第一卷:凤鸣于皋 第36章:三世经 (第3/3页)
名将,才不会动摇,若换作别的习武之人骤听此秘闻,恐怕恨不得想要去天外见识一下。
武道之外,再无他物,这是武者的执着。
万元吉叹道:“简直不可思议!想不到武道至极,竟能有如斯威能!”
众人闻言皆叹。
秦良玉道:“当年,我从画中悟出一套'佛母金刚掌',一套‘大孔雀明王剑’,赖之纵横江湖,鸾仪的‘迦楼罗爪’也得自此画,正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若是教外界得知此等奇珍,也不知会招来多少是非……”
“于是,我一直隐瞒此事,多少年来,也只有千乘、邦屏、民屏三人知道这个秘密。”
邦屏、民屏即秦良玉的兄弟,二人皆在天启年间战死殉国。
“那位尊者开口要去了画,接手一瞬间,画上浮出金光,现出一尊佛来,而他却叹道:我佛门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上真经,曾收藏于天竺国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乃佛门圣地,历来是天竺佛门最宏大之寺院,所谓那烂陀者,意译为施无厌寺。
关于那烂陀寺名之由来有二说:一说伽蓝(寺院)之南庵摩罗林有池,池中有龙,名那烂陀,故取为寺名;一说如来往昔修菩萨行时,为大国王,建都此地,乐好布施,德号施无厌,故伽蓝亦以名之。
初唐时,玄奘法师到此学法。
在《大唐西域记》上详载该寺建寺之由来及沿革,谓其地原为庵摩罗园,佛陀曾于此说法三月,彼入灭后未久,帝日王于此处创建伽蓝,遂成天下佛门圣地,而此处亦是《西游记》里大雷音寺的原型。
秦良玉继续道:“尊者言,‘过去经’为过去五十三佛所留,然不知何时,遗失不见,直到莲花生大士前往天竺修行,在一处墓地中获得启示,才教其重见天日,此经后来被带入藏地,成为我密宗的镇教至宝。”
“现在经,为现世三十五佛所留,历代由那烂陀寺佛法最精深者所保管。”
“初唐时,玄奘法师前往天竺求取真经,先随戒贤法师学法,又游历十方,探索佛法真谛,最终得见真如,并在曲女城的辩论大会上折服天竺十九国一众高僧、婆罗门外道,及其他教派的修行者,接过真经。又得那烂陀寺众高僧一致同意,由三藏法师将其带入中土,弘扬佛法。”
“只不过……”
“过去、现世,两部真经久后遗失,千年来,不知去向……”
秦翼明道:“那未来经呢?”
秦良玉道:“汉永平十一年,明帝梦丈六金人,始知西方圣人的存在,遂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
“之后,高僧迦摄摩腾、竺法兰,携‘未来经’东来传法,该真经也就成了白马寺的镇寺至宝。”
“及汉末年间,天下动乱,董卓焚烧洛阳,受战火波及,真经失落于外,一度在竞陵王,梁武帝等手上辗转,最后被一胡商献给尼婆罗王,成为该国的国宝……直到宋代,白教祖师、玛尔巴大士游学四方,途经尼婆罗时,该画显现神异,尼婆罗王不敢怠慢,便将其赠予大士。从此,‘天冠图’被供奉于洛卓沃龙寺中,并成为该教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