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禅观与净土》(念佛篇)

    第1集《禅观与净土》(念佛篇) (第2/3页)

,我们为什么学佛面对的问题那么复杂呢?因为你不是一张白纸才开始学佛,你是一张白纸一念妄动以后,经过长时间的生命经验,把这张纸弄得乱七八遭了,再来学佛。

    那么这个地方有个问题了:业力跟妄想是多生多劫的累积,而你修行是短时间的几十年的修行。也就是说,什么叫了生死呢?就是你试图用几十年的光阴,当然这几十年还扣掉你吃饭、睡觉、工作、休闲,然后用这么短的时间来处理你无量劫留下的问题。

    当然,你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我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那你就落入难行道了,印光大师说了,譬如陆道步行,你是走路过去的,那就一步一脚印,很辛苦。第二个,你适当地把诸佛菩萨的本愿力“转他成自”。就是说,十方诸佛都有发愿,他在大般涅槃的时候都没有入灭;你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正确的密码跟渠道,能够把诸佛菩萨的功德透过感应道交转成你自己的功德,你就容易多了。

    但是诸位,我们从这个判教可以看得出来,早期的净土的思想,至少在龙树菩萨的时候的思想,念佛并没有往生的概念。我们看这个地方讲,“此身得至阿惟越致,疾速圆成菩提,是为易行道”。所以,早期的念佛,定位是“多障众生念佛观”。念佛是干什么呢?破障!他的主修还是止观,但是止观的过程当中遇到障碍了,怎么办呢?忆念佛陀,忆念观世音菩萨,忆念地藏王菩萨,透过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把这个障碍的坎给迈过去。

    举一个例子。宋朝的遵式大师,我们一般叫慈云忏主。慈云忏主出家以后,早期学戒律,后来学天台教观。在修天台教观的时候可能用心过度,就生病了,生病以后还吐血。他就知道这个情况严重了,就赶快把止观放下,修般舟三昧。般舟三昧叫作常行三昧,就是整天忆佛、念佛,忆念阿弥陀佛,称念阿弥陀佛。

    九十天般舟,他念到一半的时候,晚上做梦,梦到观世音菩萨现前。他念阿弥陀佛梦到观世音菩萨,所以看这个意思,佛菩萨的功德是相通的。观世音菩萨现前的时候,在梦境里面,观世音菩萨做了两件事:第一个,把他的嘴巴打开,慈云忏主身体里面有一条很大的虫,观世音菩萨用他的手把它钩出来,这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观世音菩萨用他的甘露的瓶子,灌了几滴甘露水给慈云忏主喝。在梦境里面他看到这两个景象。从那以后,他的病就自然好了。好了还不打紧,智慧大开,一闻千悟,后来他写了很多天台教观的书。

    我们可以知道,慈云忏主,他的业障,你认为是他自己的力量消的吗?不是。他做了一件事情,叫作转他成自。他成功地把弥陀的本愿功德,透过一种正确的转化,变成自己的功德,这叫易行道。就是说,既然诸佛菩萨临走的时候留下了那么多的本愿功德,你为什么要拒绝它呢?你没有理由不用它,对不对?

    所以,易行道的概念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天能够适当地把诸佛菩萨已经成就的功德,透过一种正确的忆念转化为自己的功德,那会扫除我们修行上很多的障碍,这个是易行道。但是这个时候,没有明显的要离开娑婆世界而往生到净土的概念。所以这个时候,念佛是什么?它的定位是什么?叫作助行,以修习止观为正行。所以在念佛早期,天台宗的判教,五停心中叫作“多障众生念佛观”。因为正法时代,善根深厚,所以,弥陀本愿的摄受,他的角色扮演一种配套的助行。这是在净土宗的早期的传承。

    丙二、中国传承 分二:丁一、圣道门、净土门;丁二、他力门、果地教

    丁一、圣道门、净土门

    我们看后来的演变。进入了中国以后,这个传承有点变化。我们看第二个,圣道门跟净土门。

    圣道门。于娑婆世界,但凭自力,断惑证理,入圣得果之法,名圣道门。

    净土门。称念名号,乘佛本愿,往生净土,入圣得果之法,名净土门。

    净土宗从一种念佛法门而提升到一个净土法门。其实最早提出这种净土的概念的,是在佛灭度九百年时候的天亲菩萨。天亲菩萨作了一个《往生论》,那个时候就强调念佛不只是消业障。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面,今生消业障的愿当然是有,但更多的都是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成就极乐世界功德的愿。所以,你今天把佛号用来消业障太可惜了,你这个佛号很多功德都没有开显出来,你开显阿弥陀佛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功德。到了天亲菩萨就认为,念佛应该要加上一种往生的概念,而不只是消业障的概念,所以就把念佛的思想提升到一种净土的思想。所以从那以后,念佛法门叫作净土法门。

    传到中国以后,唐朝的道绰大师就把这种概念做一个判教。他说,大凡今天你的选择是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一生比一生好,透过你的智慧跟愿力断惑证真、入圣得果之法,叫作圣道门。就是你从凡夫到成就圣道,你是在哪里完成的呢?在娑婆世界完成的。好,那你叫作圣道门。反过来,你今天利用你的忆佛念佛,乘佛本愿往生净土,在极乐世界成就圣道的,叫作净土门。

    这样讲,这种判教跟龙树菩萨的判教就有一点差别了,这个时候念佛就从一种消除罪障而提升到往生净土。那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呢?我们解释一下。因为时代改变了。佛法有它的不变性,也有它的随缘性。根机不断地改变,法门当然要不断地修正,因为这个法门的施设本来就是应病与药。法无定法,它有它不变的法义;它从契机的角度,它有它随缘的方便。

    末法时代两大特色:

    第一个,内在善根的退化。我们本身的善根就很容易退化,因为在这个末法时代,三宝力薄弱,你听闻佛法的因缘太少了。不像正法时代,有很多的善知识,你长时间能够浸泡在佛法当中,你善根能够得到很大的熏习、增上。末法时代,你要听到一个正法,你的时间比例降低了,所以你的善根本身力量薄弱了。

    第二个,外在境缘的诱导。你面对的环境对你的刺激太大了。所以古德讲一句话说,末法时代,譬如小树未成,历经暴雨,终为摧折。说,你这是一个小幼苗,但你这个小幼苗没有经过温室的保护,把它丢到暴风雨当中,这个幼苗就被破坏了。也就是说,一个末法时代的菩萨,你已经不适合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历练了,因为你承受不起了。这个境缘你承受不起了,超过你的范围,强人所难了。所以,到了唐朝以后,念佛就变成一种往生的概念了。是这样的,因为环境不同。

    丁二、他力门、果地教

    到了民国以后,印光大师做了一个总结。

    他力门。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果地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即众生心,投大觉海。

    印光大师,他老人家是净土宗的最后一个祖师。我们看印光大师,其实他本身没有太多的论述,但是他老人家的成就就是,他能够把前面的十二个历代祖师的论述加以成功地整合,用一个很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

    他整合了两个法门。第一个,净土宗他力的加持,所谓的“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印光大师说“念佛方能消宿业”,这是早期的净土的概念,这是龙树菩萨的念佛思想,所谓的难易的概念。就是你没有必要那么辛苦,你没有必要拒绝诸佛菩萨的本愿功德,你在修行当中偶尔念念佛、念念地藏王菩萨,对你有帮助,何乐而不为呢?也不耽误你太多时间。你适当地把诸佛菩萨的功德引申到你的生命当中,帮你扫除障碍,这多好的一件事啊!所以,他把早期的这个所谓的他力加持的概念拉进来。

    当然,他更整合了圣道门、净土门的概念,所谓的“竭诚自可转凡心”,果地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他把净土宗的——包括今生的摄受跟来世的接引,做一个结合,叫作“即众生心,投大觉海”。那么到了十三代祖师,念佛,一句佛号那叫万德洪名,就全部都包了。包括你今生的安乐,包括你来生的解脱,一句佛号全包了。到了印光大师,他是这个概念,他把前面的整合了。

    当然,我们从净土宗的传承,从佛灭度以后,经过这么三个演变,我想这个地方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往生的概念,这个是很关键的,因为环境已经有一种急迫性了。我们看早期的时候,念佛法门,持咒也好,对于离开娑婆世界并没有急迫感。到了末法时代,念佛的概念就不一样了。诸位!我们看早期的念佛跟现在的念佛,最大的差别,就是一种离开娑婆世界的急迫感,越来越迫切。印光大师甚至于说,念佛法门叫作背水一战。他说,你要观想自己不成功便成仁,我今生不往生,我来生就直堕三恶道。所以他那种急迫感,已经到了——就是说,你不能再有来生的概念了!

    那么为什么是这样子呢?理由很简单,却是一个事实,就是你来生充满了不确定。诸行无常的概念,越到末法时代,这种无常的概念越明显,甚至于你今生可能是一个大菩萨,而来生无常变化成一种造五逆十恶的业障凡夫,这个非常有可能。

    我们举一个例子。印光大师很喜欢举这个例子,他讲这个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做了十七世的读书人,可以说是久读圣贤之书,久修圣贤之道。他十七世当中或多或少都有做官的,做了很多善事,可以说是一个谦谦君子。后来,他在十八世的时候,他以过去的福德力,投生为汉高祖的爱妃戚夫人的儿子。

    他出生的时候就有帝王之相。其实汉高祖很喜欢戚夫人生的这个儿子,叫赵王如意,封他为赵王。甚至于汉高祖曾经动念头要把吕后的儿子,那个太子给废了,要立这个赵王如意作太子。当然很多的大臣反对。这些开国大臣说,废长立幼,这个会祸起萧墙,造成骨肉残杀的。后来汉高祖也就作罢了。

    但是因为汉高祖这个提议,就触恼了吕后,吕后认为一定是戚夫人中间使了手段。所以,汉高祖死了以后,吕后就用残忍的手段把戚夫人给杀死了,把她的眼睛挖掉,鼻子也砍掉,两个耳朵都削掉,然后丢到粪坑里面去,把她淹死。那个时候赵王已经到封地去了。为了斩草除根,吕后又用计谋把赵王引回国,把赵王也给杀死了。

    但诸位你要知道,你杀一个大福德的人,那不得了。赵王临死之前跟吕后说,我跟你无怨无仇,但是你今天却如此地残忍,杀害我们母子,我以后不会放过你的。他发了邪愿,一种报仇的邪愿。结果,这个愿一发了以后,这种报仇的恨让他来生变成一条很大的龙。但是他当时只有愿力没有罪业,所以这个龙可以在空中到处飞。他福德力强,他只是一念的颠倒妄想而已,他没有罪业。但是他曾经发邪愿,有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