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21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3/3页)
人断恶修善以后,这个人有资粮了,怎么办呢?「谦卑」,不要憍慢。就是你在生命当中,人与人待人处世,你的姿势站得愈低愈好,愈安全。我们刚开始不能修无我,其实我们还是以自我意识来推动自己的生命,这是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我们刚开始对无我的调伏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我觉得修谦卑法门可以当做无我的一个前方便。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在世间的待人处世,我们尚且要用外道的这些儒学种种的方便,来引导我们君子立身处世之道,何况是佛陀所宣说的小乘法。这个是说明为什么犯戒。
癸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为令一向习 小法者舍彼欲故,作如是说。
有一种开缘的情况,就是有一类的众生,他出家以后、学佛以后,一直欢喜小乘的教法,他对于三界果报的过失有深刻的体验,对涅槃的安乐也有深刻的体验,但是对于菩萨道的修善度众生不生好乐,内心当中只是一心一意的消灭内心的烦恼罪业、一心一意的使自己趋向于涅槃就可以了,对于广大善法的修学、对于广大众生在苦恼当中,他内心当中没有任何的感觉。为了这种人一时的对治,「舍彼欲故」,方便的作如是说是可以的。
在菩萨戒品经当中,菩萨戒本经它说,又讲出另外一个开缘,说是:初心菩萨一心一意的修习 大乘法,对于小乘法没有多余的时间修学,就是「未能周济」,他急着要栽培大乘种性,暂时不修学小乘法,但是内心当中未生偏邪知见,他并没有生起偏邪知见,这种也是开缘。
初心菩萨刚开始修学大乘法「未能周济」,这是可以开缘的情况。这个事情是这样子讲,我们大乘佛法是以菩提心为根本,但菩提心是建立在出离心的基础,你对三界的果报没有如实观察,也就是说小乘法的优点是引导我们去观察三界是不净、苦、无常、无我。色身是不清净的,我们凡夫的心情很容易被色身外面这层皮所迷惑,所以佛陀说你不要看这层皮,你把这个皮剥开、把这个肉剥开以后,你看看我们色身内部种种不净物,观身不净。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对治我们贪爱的烦恼。
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对治我们我见的颠倒:一个爱烦恼,一个见烦恼。如果我们今天出了家以后,没有很认真的对三界的果报体、这种身心世界,对不净、苦、无常、无我的观察,蕴藏在你内心深处的贪爱烦恼跟我见的颠倒都在、都在,都在的时候,你直接发菩提心,你这个菩提心就含藏着爱见烦恼在里面,总有一天你的菩提心就被爱见烦恼所破坏,你的菩提心就不坚固了。所以我们在修菩提心之前一定是先修出离心、先净化自己,所以如果说我们认为一个菩萨不修小乘法,这意思就是说我们有三界的烦恼,但是我们不想吃三界的药,这个烦恼自然就在了,自然就在,它以后就是发菩提心的一个祸害,就是这个问题。
壬二、背大向小戒
这一条戒跟前面刚好相反,前面是专修大乘不修小乘,这一条戒是专修小乘不学大乘,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切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提心的菩萨,他内心当中依止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他一个生命的目标,但是他的所作所为跟他的目标是相违背的。怎么说呢?他对于大乘的菩萨法藏未精研究,他根本就还没有专精深入的研究,没有研究,就对「于菩萨」的经律论完全的放弃不加以学习。不加以学习,他精神体力都放到哪里去了呢?「于声闻藏一向修学」,声闻法门是一个妙法,就是说佛陀讲四圣谛──苦集灭道,他就经常观察三界的果报是苦恼的,不管是色身的果报、或者内心的果报,都是不净、苦、无常、无我。
不净、苦、无常、无我,那什么是我的归依处呢?涅槃寂静乐。他的修行当中,经常观察三界的苦、经常观察涅槃的安乐,厌恶生死、欣求涅槃。
身为一个菩萨,你必须要广泛的修习六波罗蜜的善法,乃至于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而你不生好乐,一点都没有兴趣,这样子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这样子你根本就违背了你当初受菩萨戒时,你对佛陀所发的愿望「你要断恶、修善、度众生」,这样子当然是有犯,但是这个不是烦恼,所以说非染违犯。如果说生起偏邪知见,那就犯了更重的罪了,只是说他只是这做,并没有毁谤大乘,如果毁谤大乘就是犯到前面的四种他胜处法。
这一条戒我们跟前面的戒融通一下。佛陀所宣说的教法,有小乘的教法、有大乘的教法,这两个教法都是佛陀宣说的,都是妙法,所以智者大师讲《法华经》的时候,他解释妙法莲华经:这个妙法是权法妙、实法妙,两个都妙。就是说我们刚开始修学大乘法,你要花大部分的时间来修学大乘法,就是把整个生命的因缘、十法界的因缘会归到你一念的心性,观照你这一念心具足十法界的因果:当我们内心当中生起了杂染的心识、所谓的无明,那是招感苦恼的果报;当我们内心当中生起清净的心性,就招感安乐的果报。
所以刚开始不能只是看三界而已,要看十法界的因果都是由你的心所变现,建立你的大乘种性,所以生命的本质不决定是坏、也不决定是好。所以刚开始先建立一个比较圆满的知见,所谓的大乘种性;然后为了对治这种三界的爱见烦恼,我们用小乘的四念处来对治,这是可以的。
但是你的次第上,一定要先学大乘,再学小乘,因为大乘佛法是你的根本法门;但是我们要度过这个三界的生死,小乘佛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有对治爱见烦恼的功能。如果我们今天完全不学大乘法都修小乘法,你的内心就会错损菩提,你经常用四念处观察你这一念心,你会对你的内心产生极度的厌恶,你认为这个心是没有价值的,发菩提心也没有意义的,就是这个心唯一的方式就是让它消灭,就是灰身泯智。
就是内心是不净、苦、无常、无我的,你完全是用否定的方式,对心性完全的否定,你无量无边这种精进的佛性所表现的功德就表现不出来,到最后你的心就灰身泯智,就错损菩提了。就是你这个修学佛法不加以善巧,用太猛烈的药去对治你这个心,虽然这个心有过失,但是过失的本身不是心。
所以唯识学讲得好,它是心所有法,它是旁边的烦恼有问题,我们应该把旁边的烦恼对治,心可以跟烦恼相应、心也可以跟菩提心相应,心本身没有错,那个明了的心性没有错,看你怎么去转变它。所以以我们刚开始不建立大乘佛法,我们就很难保持比较中道的心情来观察我们这一念心,就会对心性极度的厌恶,到最后你离开三界以后,你要修后面的成佛之道就困难重重,因为那个菩提心被消灭了,你要再生起无住生心的时候就有困难。所以这一条戒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刚开始先学大乘法建立根本法门,然后修小乘法来作为对治爱见烦恼的方便,应该以大摄小,是这个意思。
壬三、舍内学外戒
癸一、染违犯
内就是佛法,外就是外道,弃舍了佛法而专学外道,就犯了这条戒。我们看癸一、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的生命当中现有佛教,就是他所生长的环境有佛法流通在世间,就是还有三宝的住世,有三宝的住世,他对于佛教中大小乘的教义都还没有专精的研究、没有深入的研究。他对「于异道论」,异道论就是佛教以外的这些宗教,比如说基督教、或者一贯道,就在其它宗教的论典;或者是诸外论,外论就是世俗的典籍,或者医学、或者工巧明、或者学种种的英文、藏文等等。
也就是说他出家以后,对大小乘的这些因缘观都还没有通达无碍,就把精神体力放在学习其它的宗教、或者是世俗的典籍,来精勤修学,这样子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就是你不应该把所有的精神体力用在学习外道跟其它宗教的论典。
癸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