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千叟宴

    第19章 千叟宴 (第2/3页)

    时光飞逝,一转眼,挺长时间过去了。

    但是,这“赶工”练出来的交谊舞姿,却像烙印一样,深深刻在了脑海里。

    所以,一想到舞,就不由自主做出了“起手”动作。

    虽然,对面女孩不在,只是独舞。

    不过,这与方才张保的“傩舞”汇在一起,也算“联合”,应当叫中西合璧吧!

    当然,最彰显中西合璧的,还得是刚才张保举例的唐玄宗。

    那时的宫廷宴会,绝对四方来贺。

    西域各国,纷纷前来。

    比如康国进献的“胡旋美女”。

    “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还有东南亚、南亚,阿拉伯也就是波斯。

    甚至还有“昆仑奴”,也就是非洲人。

    “效牵酷肖渥洼马,献宝远致昆仑奴。”

    只可惜,已是前朝。

    什么时候,大许甚至大齐能再现唐朝盛世,当为一大幸事!

    当前,还是把握好眼下,一步步来吧!

    柴霄借着“起手”,问了张保一句。

    “大唐时候,还有什么祭祀的舞蹈么?”

    而实际上,他的心里,已经跳脱开去。

    由唐玄宗时的“宫廷盛宴”,联想到了另一位千古一帝的著名一宴。

    谁呢?

    正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千叟宴”。

    当时,这位“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帝王,为了向天下展示太平盛世,一共办了两次。

    第一次在畅春园,过六十大寿。

    先请汉臣,再请八旗、蒙族等六十五岁以上老者,共五千人。

    第二次在乾清宫,过七十大寿。

    共请满、蒙、汉等六十五岁以上老者,共一千人。

    期间,九十岁以上宾客,由皇帝亲赐御酒。

    席中演奏“中和韶乐”,还以联句为乐,皇帝与大臣、众人一同作千叟宴诗。

    对此,后世有过积极评价。

    有助于弘扬传统道德,形成“尊老敬贤”的社会风尚。

    增强民族凝聚力,扩大对外影响力。

    但也有消极评价。

    过于突出歌功颂德,导致巨大开支,耗费民力。

    如何规避消极,突出积极呢?

    他已经想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